多地试点智能交通
智能交通、智能汽车正在加速发展。在这个从百亿规模起步的市场上,从软硬件、系统集成到汽车电子等相关企业,都将迎来行业春天。
根据上月底北京市发布的治堵方案和本周北京交管局的规划,北京将打造三大智能交通系统:交通发布系统、交通拥堵收费管理系统和停车泊位管理系统。另外,除了北京,广州、武汉、深圳、上海等都提出要打造智能交通系统。
“智能交通、卫星导航是国家将在‘十二五’期间重点扶持的新兴产业之一,未来获得的支持力度将会很大。”北斗星通证券部相关人士表示,该公司最近通过收购一家从事车载导航设备的民营企业,进入智能交通领域。
迟到十年 空间巨大
“目前北京市智能交通系统正在规划中,还没有具体的实施细则出台。一旦有更细节的规划出台,我们会参与到这部分的工作中。”北斗星通相关人士表示。
去年的12月21日,由北京北斗星通公司和深圳徐港电子公司共同投资兴建的江苏北斗星通汽车电子产业园项目,正式在宿迁宿豫区并开工建设。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品牌部杨先生也向记者透露,公司一直在积极开拓智能交通的业务,目前正在与中移动合作,在辽宁地区提供服务,包括位置服务以及通过卫星导航、移动基站,向车主提供道路和人流情况,提醒车主避开拥堵地段。
他还透露,目前已有多家软件公司介入智能交通业务领域,最终谁家的应用模式更能赢得市场,还需要消费者来选择。
一直从事物联网研究的国联证券分析师郝杰介绍说,“据有关方面测算,今年中国智能交通的市场规模保守估计在100亿元,每年的增长幅度至少能达到30%左右。目前,银江股份、紫光股份、同方股份等A股上市公司以及在美国上市的北大千方已经抢先进入该市场,有望掘得第一桶金。”
即便如此,郝杰仍认为,中国智能交通市场的发展比起日本、欧美等成熟市场晚了十年。更重要的是,到目前为止,我国智能交通的标准还未完善,建设框架也还未建成。
据介绍,上世纪90年代,日本智能交通因结合了政府、学术机构和产业等多方力量得以迅速发展,而美国则从法律条文上保障在国家层面对智能交通产业进行投资,智能交通建设得以世界领先。
智能交通可以实现道路出行的安全、高效、节能和环保,对拉动整个产业链,如上游的传感器、汽车电子等相关的软、硬件企业、到下游的信息内容供应商,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知情人士表示,作为未来的新兴战略之一,未来政府将会持续推动该产业的发展,并将以专项扶持项目的形式给予资金支持。
汽车电子业繁荣期到来
在智能交通大发展的契机下,汽车电子产业也正快速兴起。
从车载MP3、车载GPS动态导航仪和ABS标配的日益普及,到EBD、ESP等电子控制系统的广泛应用,近年来,汽车电子产业已经成为智能交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从去年12月至今,集体进军汽车电子产业,成为业界的热点现象之一。
东软集团董秘王自栋上周在参加辽宁上市公司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活动时表示,根据公司与芜湖方面战略合作协议规划的内容,东软正在稳步推进和落实有关工作,包括汽车电子等业务。他表示,东软将加大力度,整合公司在汽车电子领域的资源。
“事实上,我们的汽车电子业务近年来一直在稳健地增长,目前我们的客户已经包括宝马和本田等。”据东软集团证券部相关人士向记者透露,公司与日本知名企业阿尔派合作,提供车载信息产品、导航、音响产品;另外公司还投资了一个汽车先端技术研发中心,研究无人驾驶等操控系统。
与此同时,去年底,国内最大的民营汽车电子创意产业基地也在江西落成。据好帮手董事长卢绍光向记者介绍,好帮手汽车电子创意产业园总投资5亿元。占地300余亩,将提供汽车电子行业多媒体娱乐、辅助驾驶、智能信息与车身电子等领域的综合研发,以及智能汽车电子技术解决方案,至2012年,年产值预计近20亿元。
具有智能汽车、车联网概念的上市公司将在2011年获得更大的发展机会,由此,也获得了资本市场的青睐。一位市场观察人士向上海证券报表示,启明信息车载系统的产能将在今年上半年得以释放。
日前,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和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联合发布的《2010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显示,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电子产品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带动了我国汽车电子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预计到2012年,我国汽车电子市场规模将超过3200亿元。
更重要的是,作为汽车电子技术重要载体的电动汽车也离我们越来越近。据有关专家介绍,从未来发展看,汽车电子技术在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匹配控制技术、车载动力蓄电池管理技术等关键技术方面,都将发挥重要作用。汽车电子产品在这些车辆成本中所占比例更高,有些车型甚至比同级别传统汽车高出一倍左右。这也表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将为汽车电子产业带来更为广阔的市场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