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国际油价持续下跌,或维持现有价格区间至月底,发改委有望及时下调国内成品油价。
针对外界关于“国际油价暴跌,国内油价无动于衷”的指责,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8日在接受新华社专访时称,暂不下调的原因是三地原油平均价格跌幅仍未达到“4%的边际条件”。国家发改委承诺,如果达到边界条件,“将及时下调国内成品油价”。
上述言论传出之际,适逢世界最大的石油消费国美国遭标普下调信用评级。
此前的5日,纽约商品交易所WTI9月原油期货结算价出现大幅跳水,跌幅接近6%,创出8个月以来的盘中新低。至昨日截稿时,纽约商品交易所WTI 9月原油期货价格大跌3.31美元,报每桶83.57美元,跌幅为3.81%。伦敦市场9月交货的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下跌2.95美元,报每桶106.24美元,跌幅为2.7%。
彭博社8日称,上周的数据显示,对冲基金对原油多头仓位的削减幅度目前达到了6个月以来最大。考虑到疲弱的经济复苏会削弱能源的需求,市场出现了避险行情。
美国大宗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的数据显示,截至8月2日,基金和大投机商已将多头仓位在一周内降低了16%。这是2月25日以来的最大周持仓降幅。
国内油价“无动于衷”
不过,即使上周纽约原油期货周跌幅达到了9.2%,国内成品油最高零售价格仍然维持在历史高位。非但如此,国家发改委还上调了国内航油价格,推高国内航线燃油附加费。
中国上一次调整成品油价是在4月7日,将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500元人民币和400元人民币,为今年国内第二次调整成品油零售价,创下历史新高。
按照中国现行的《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下称《办法》),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由国家发改委公布。而当国际市场原油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变化超过4%时,可相应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
而在4月7日后的4个月时间内,国际油价走出了过山车行情。其中4月中下旬至5月初,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参考的三种原油平均价格达到每桶120美元左右,远超4%的调价边界条件。对于5月初未上调国内成品油价,国家发改委8日解释称,是“考虑到下游行业承受能力和物价总水平上涨的压力”。
对此番国际油价暴跌之下国内成品油价迟迟未动的问题,国家发改委说,如果单纯从时点价格比较,国际市场油价从前期每桶120美元的高点回落至目前水平,下降幅度确实超过了4%,“但从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看,时点价格的短期下跌对平均价格影响有限,目前调价参考的三种原油平均价格仍高于4月7日国内成品油调价时的价格水平,国内成品油价格暂不具备下调条件。”
息旺能源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8日,三地原油(布伦特/迪拜/辛塔)22个工作日的加权均价变化率是2.38%。
“发改委的说法确实也是有道理的,因为确实没到4%。”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昨日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称,“但这就需要反思成品油定价机制问题了。”
林伯强认为,现行的成品油价格机制,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太不敏感。由于是以22个工作日的平均变化率为标准,因此短期内出现大幅度的价格波动,很难使其满足调价条件。
财新网8日引述广东油气商会油品部部长姚达明的话称,在现行管理办法下,如果国际油价维持在目前价位(以布伦特107美元/桶计算),至少要到8月23日,才能达到4%的调价“红线”。
息旺能源分析师储节旺称,公众对三地原油价格22个工作日平均变化率的理解不是那么深,因此会产生为什么国际油价周跌幅9%以上,还满足不了三地变化率4%的困惑,“这说明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与国际油价接轨的程度比较低。如果能够缩短调价周期,无疑能够减少公众的误解与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