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北京市44个部门如约公开“三公经费”,记者发现,各部门的“三公经费”中,公车花费所占比例最大,几乎都在七八成。市工商局公车费用最高,占到“三公”总额的93%。多年来关注公车改革的市政协委员邹正方表示,公车消费,尤其是公车维修缺乏监管,公车私用现象突出。“减少公车私用现象有简单易行的办法,建议在公车的醒目位置贴上‘标识’,使公车使用透明化,加强群众监督。”
占比大
公车消费最多占九成
记者看到,在44份“三公账单”中,公车花费比例普遍较大,在“三公经费”里差不多都超过了半壁江山,市工商局、市安监局、市教委等部门因各自职能特点,公车花费比例尤其高。
以市工商局为例,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2010年决算数4258.1万元,占“三公”总额的93%,其中,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2010年决算数3499.7万元(2010年末车辆数1587辆,其中编制内车辆1404辆,食品安全检测车、工商执法搬运车、工商工作站等编制外车辆共183辆),车均支出2.2万元。2011年车均支出标准2.43万元,原因是今年燃油价格和停车费价格上涨,导致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有所增加。
由于燃油费用和停车费用等客观成本提高,2011年各部门公车消费中车辆运输养护费用普遍提高,平均每车每年运养费用在3万元左右,用车最“狠”的市安监局,车均运行维护费4.89万元。
市安监局说明了公车费用较高的主要原因有四项:一是生产安全执法检查、事故调查、应急救援等活动较多,车辆使用频率高;二是经常在矿山、远郊山区执法,路况差,车辆损耗大,维修费用较高,同时为清理历年因预算不足所欠维修费,增大了本年支出;三是因燃油、停车费涨价导致费用上升。
而市旅游委公务用车经常往返各区县项目实施现场及远郊景(区)点,过路过桥费、油耗等费用较2010年增长12.96万元。
此外,关于公车项目的说明中,各部门能具体到购置车辆数、排量、车均费用,但距离公众呼吁公开的车辆型号、燃油量等信息尚有一定空间。
猫腻多
公车维修有发票就能报
记者了解到,本市自2004年就建立了“公务用车管理系统”,制定了车辆燃料、维修、保险费定额标准,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用实行定额管理。
据位于东四环某汽车服务中心的负责人吕先生介绍,市政府机关公务用车都是定点维修,每个单位都有自己的定点维修单位,有的是4S店,有的是一类、二类汽修企业。但他坦言,虽然公车维修有一套规定流程,但中间弹性很大。“不是每个单位都走招标程序,尤其是一些事业单位,只要能提供发票就能报销。公车维修的猫腻很多。”
据他介绍,如在4S店维修,开10万元的发票,对方就得掏10万元,因为4S店也需要向上边报账,所以这种情况一般不会有回扣。“但是发票金额与实际修车金额可就有差距了,不能给回扣,但可以从店里拿礼品,一并开到发票里。”吕先生说,除了汽车用品,很多4S店里还出售名烟名酒、名牌包,甚至按摩椅之类的商品,“普通消费者谁会去那里买这些东西?”
如果到外面的汽修企业,则是另外一番情形。一家大众专修店的负责人冯先生介绍,同样的配件和维修,汽修厂价格只是4S店的三分之一。“但开在发票上的修理费实际上并不比定点维修机构少,个别负责维修的机关人员从我这儿修完车后,还要加钱呢,他们把发票的税钱给我交了,开多少发票都没问题。”
■委员箴言
减少公车私用 加强群众监督
今年“两会”上,邹正方提出了“关于北京市应该尽快实施公车改革”的提案。
邹正方表示,公车维修造成的浪费不能单纯归咎于公车管理人员、公车司机或个别维修企业的素质问题,主要还是监督机制缺失。就算有相关规定,没人监督执行,也没有惩处措施,这种规定也形同虚设。
邹正方说,应该严格控制公车数量和增长率,并对公车维修制定一套严格的监督管理和惩处措施。
此外,减少公车的使用也是降低费用的直接办法。来自市监察局的数据:2009年根据北京车辆限行和党政机关封存30%公务用车的规定,本市公务用车燃料费、维修费各压缩了30%。
邹正方建议,对公车的行驶里程、油耗、公车保养维修的费用等实行监督。可以采用GPS等先进技术全过程跟踪公务用车使用情况,严禁公车私用,一经发现,严肃处理。
在防止公车私用环节上,还可加强群众监督,“比如在公务用车的醒目位置贴上相应的标识。自我约束不如社会监督,这是一个简单易行的方法。”
■记者调查
维修费定额只能超不能剩
记者了解到,北京市公车主要以大众和现代为主,包括捷达、帕萨特、奥迪、伊兰特、索纳塔等车型。
以一辆同等年份的汽车维修价格相比,据吕先生介绍,维修成本比私车高出一两倍很正常。“公车的钱好赚,可以随便往上加钱,其标准是比4S店稍便宜,比私家车贵很多。可以拿副厂的配件当原厂配件卖,反正只保仨月。”比如同样在5年以内的伊兰特,不算大修,私车维修加保养一年不会超过1万元,但公车“两万、三万元都可以,没谱了。”之所以维修费用高,与公车使用较狠,大家都不爱惜有一定关系,但主要还是存在利益关系。
据吕先生介绍,北京市公车每年实行定额管理,比如说今年这个单位申请了500万元的定额,结果到年底只花去了400万元,那剩下的100万元单位也得想办法花出去,“不然第二年上面就只批400万元了,所以说只能超不能剩。”那这些钱怎么花出去,就得想办法给车辆“添”些毛病了。“比如才1年的车,能坏到哪儿去?为了耗额度,来个发动机大修,实际上就是一瓶泡沫清洗剂完事儿,或者给座椅更换真皮。”
此外,有些司机从公车维修中“揩油”。“同样是公车,由专人还是司机来洽谈,情况大不一样。”某汽修厂负责人冯先生说,有些司机修车虚开发票是“大小通吃”,既有装一个不到20元的螺丝帽就敢开300元发票的,也有在发动机上玩猫腻开四五万元的。
曾是某单位领导司机的王先生说,司机想从修车中得点好处,一般是车坏在外面开不了或者是在外地,无法回定点维修厂,也有的是定点维修厂无法修理,找其他的维修厂。机关领导难以核查,再加上体谅司机辛苦,报销起来就比较容易。
■部门回应
公车指标、运行费用分级管理
市监察局日前在回复邹正方委员的提案中提到,“十二五”期间本市将严格控制公务用车增长,各级党政机关、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不再增加公务用车“指标”。
从2011年开始,公务用车指标、购置经费及运行经费、车辆信息公开工作实行分级管理。市级财政部门负责市级部门公务用车指标、购置经费及运行经费预算管理,负责公开经市人代会审议批准的市级公务用车决算数;区(县)财政部门负责区(县)部门公务用车指标、购置经费及运行经费预算管理,负责公开经区(县)人代会审议批准的公务用车决算数。
2011年本市还将开展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内容包括超编车、超标车、领导干部违反规定占用两辆公务用车,违反规定为市直机关处级领导干部及处级以下领导干部配备相对固定用车;违反规定换车、借车;摊派款项购车;豪华装饰公务用车和公车私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