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8月出生的董明珠,还有半年就满64岁了。退休中老年企业家创(副)业不易,又要做好所在公司的本职工作,又要为副业到处张罗,还要时不时瞅一眼10亿的赌局。
小米要IPO了。2013年和雷军立下的10亿赌约兑现期限就在2018年底,董明珠还能否淡定?小米现在顺风顺水,而董明珠投入大量财力、精力的新能源车厂珠海银隆,正在风口浪尖上,被供应商、媒体、吃瓜群众架在火上烤。
董明珠堵上20亿身家,人、钱、名、资源等几乎All In的银隆会是个坑吗?
一、几乎All in银隆的董小姐
从2016年宣布收购银隆开始算起,过去两年中,董明珠为银隆干了什么?她带去了30亿资本支持,扛起了银隆的五大新园区布局,对管理层进行了全面改造。看看这阵仗,董明珠是钱、人外加个人名声,几乎是All in银隆了。要是银隆事业最后黄了,不知董明珠会不会像孙宏斌一样“愿赌服输”?
董明珠为银隆付出的,首先是钱。2016年12月,董明珠拉来王健林、刘强东,以及中集集团和燕赵金汇基金,共投入30亿元取得了22.4%的股权。 其中燕赵汇金持股3个月,就把股权悉数转给了董明珠,让董明珠的占比达到17.5%,成为银隆的第二大股东。燕赵汇金还被挖出料背后持有人是河北格力电器董事长,是董明珠在格力经销商体系中的重要力量。
一来一回,董明珠其实为珠海银隆投入了20个亿。20亿是什么概念?董小姐在格力干了20来年,现有的0.79%的股权也才值26个亿啊。
其次是个人声誉。明的暗的,董明珠在银隆中的股权不断向她在其中的话语权靠齐,虽然最终仍然差了一点——其实从董明珠入股银隆的那一刻起,她的话语权就已然是排在第一了。尽管是个人投资银隆,董明珠仍然依靠自己格力电器董事长的身份,频频给银隆在全国的生产扩大计划站台。
乃至有些时候,董明珠是以格力电器“大哥”带上珠海银隆“小弟”的姿态,双方一同与某地政府签约。格力这样的纳税大户加风口上的新能源车,买一送一的好事,你说这两年卯足劲儿搞产业升级的地方政府签还是不签?
2017年2月,董明珠带着珠海银隆总裁孙国华赶赴天津,拜访刚刚前天津往履新的前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格力电器和珠海银隆均与当地政府签署了合作框架。有意思的是,当天珠海银隆董事长魏银仓并未出席这次活动。
到8月与洛阳市政府签约时,魏银仓现身了。不过作为珠海银隆的最大股东、实际控制人,合影环节中的魏银仓并未与政府领导相临而站,反而是“二股东”董明珠站在中心。在去年与成都市政府签约时,位置安排也同样如此。
当然最能说明两人地位错配的,还是去年在央视播出的《对话》节目。董明珠在节目里对魏银仓一串连环diss——“为什么车的接缝那么大?”“没有理由做不到!”“什么叫尽力而为?”一顿狂轰让魏银仓脸上青一阵白一阵,感觉随时要一口老血吐出来,最后还得赔着笑把董明珠夸一夸。
要知道,魏银仓当年面对各家的质疑时,也是舌战过群雄的。在2016年这样整个新能源车行业就盼着补贴过活的年份,魏银仓曾公开炮轰竞争对手“不顾能源总消耗,不顾中国的国情,不顾成本,不顾消费者的生命代价,去生产一些只在短时间内续航能力强的电池!只会打价格战!”同时建议取消新能源车补贴,他说这是生与死的临界点。
瞧瞧这排比句和渲染紧张气氛的用词,打起嘴炮来,魏银仓好歹也算个大师了。但在董明珠面前,魏银仓只能向大佬低头。
董明珠虽然是个“二股东”,但她为银隆带来的资本之外的隐性资源,是魏银仓望尘莫及的。董明珠入股银隆之后,乃至是仅仅宣布格力正在谋求收购银隆后,银隆在兰州、成都、天津、南京、洛阳的五个产业园先后谈妥、开工。其中每一个,必有董明珠到场支持。而在被董明珠看上之前,属于魏银仓的银隆只是珠海银隆+河北银隆而已。
董明珠为银隆带来的故事也不仅仅是原本有限的纯电动商用车市场。去年6月,一款银隆SUV现身,董明珠想进入的乘用车市场,银隆也有了产品。但银隆旗下生产该款SUV的广通汽车并无SUV设计制造经验,主要依靠了第三方九龙汽车的力量。
2017年9月,有消息称董明珠团队现身天津一汽夏利。夏利拥有造乘用车必备的生产资质和经验。与此同时,一汽夏利也很配合地停牌了。不过最终,收购夏利一事并未敲定。
董小姐最后一点的投入是人。又是投资,又是帮银隆站台、介绍项目,董明珠就差直接进入银隆管理层了。不过董明珠不去,不代表董明珠的部下不能去。据《财经》的报道,2017年7月,银隆的组织架构发生调整,多名格力背景的人士开始在重要岗位中任职。到今年时间欠款纠纷传出时,银隆7位副总裁中,格力出身的已经占到了4席,分别占据了采购、财务、质量管理、技术产品等重要岗位。
到了11月,魏银仓辞去珠海银隆董事长的职位,由总裁孙国华接任。魏银仓对外的回应是,身体不好,治疗休息。创始人休养去了,各业务线负责人大换血,那现在的银隆,谁说的话最大?
换了新天的银隆开始把格力那一套质量管理体系引入到新能源客车制造当中,也把格力那一套在供应链中强势的风格带入了银隆,与供应商开始签署质量保障协议。这也是后来银隆与供应商在货款上扯皮的重要原因之一。
董明珠在格力有一大特点,不把自己当职业经理人,干活跟创始人一样。到了银隆,董明珠显然也没把自己当二股东。
二、尴尬一幕:遮不住的欠款风波
1月10日,珠海银隆厂区外变成了讨债现场,液冷充电桩供应商珠海思齐公司的员工直接拉上了横幅,内容是“还钱”。
去年,珠海思齐将银隆告上法院,要求后者偿付付拖欠的1700万元货款。法院一审判决银隆支付货款后,银隆并不接受结果,认定对方提供的产品不合质量要求,拒付有理,提请二审。思齐公司则表示还有5000多万没有争议的货款,你银隆倒是先还了行不行。
要过年了,“全面开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项行动”也纷纷落地了。这个时候还欠债不还那不是要人亲命?珠海思齐这一闹事,牵出了更多“沉默的供应商”。据《财经》的统计,各供应商被欠货款累计超过10亿元。
面对催债压力与舆论压力,在明面上,珠海银隆一方面向思齐公司发去律师函,称继续走法律程序;另一方面又发声明表示公司资金链没有问题。暗地里,供应商表示银隆在接触各供应商,承诺1月23日部分货款将会到账,条件是不再因此事发声。
年关将至,珠海银隆成为节前讨债大型现场。“新能源车”“讨债”,这让人不禁想到了贾老板的乐视汽车。尴尬的是,乐视汽车将要整体注入的法拉第未来, 却在这个时候向供应商打钱了。
三、珠海银隆是未被发现的金矿还是个坑?
当年否决收购银隆提案这事儿怨不得中小股东们。在A股股市混久了,再资深的韭菜,也在来来回回的镰刀中长成了会思考的芦草。
珠海银隆的锂电池和旗下的纯电动客车(珠海广通)是站在风口上没错,但在2015年,广通只生产了3189辆纯电动客车,市场占比3.6%。乃至于格力2016年披露信息要收购银隆时,给出的130亿估值直接惊动了深交所发函29问,其中关键一问是:“珠海银隆最近三年资产评估、交易、增资的估值与本次交易估值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请你公司对此作出风险提示。”
深交所想说的话,给各位翻译一下:“你给我解释解释,银隆它怎么就值那么多钱?”
即便这样,股东们还是愿意支持董明珠一把——当年股东大会上收购银隆的方案是被通过的。但定向增发130亿的形式让他们嗅到了镰刀的味道:明明格力现金储备有的是,为什么选了这种摊薄他们的股权收益的收购方式?
最终,他们选择了向董明珠说不。一路在中小股东支持中走过来的董明珠,哪里有过这样没牌面的时刻,当场就发了飙:“五年不给你们分红又能把我怎样?”
发飙这事儿也怨不得董明珠。
2015年,格力集团因为营收过于依赖空调,被资本市场认为走到了增长天花板,炒了一波股价历史高点后,当年7月底股价直泄,一夜回到三年前。家电巨头(准确地说是空调巨头)格力必须加快转型步伐,正在兴起的新能源车就是董明珠为格力开出的药方。只有转型才能救格力,大概是董小姐决意收购银隆的心境写照。
如果珠海银隆是家做三元锂电池的,股东们当时估计就蜂拥而上要抢着投赞成票了。但珠海银隆做的偏偏是最冷门的钛酸锂。大概每个人都记得格力那则经典的广告“格力,掌握核心科技”。而珠海银隆2009年进入新能源市场时,核心科技是没有的。
2010年,银隆花5750万美元收购了美国奥钛53.3%的股份,拿到了奥钛的钛酸锂技术,这才叩开新能源车市场的门。当时奥钛的总资产是2426万美元,银隆为这笔收购支付了4.4倍的溢价。所以后来坊间传闻银隆其实只值50亿的时候,董明珠报出的2.6倍溢价还真算不上贵。
因为钛酸锂电池循环寿命长、充电速度高、高低温和安全性能好,因此在业界还没有妥善解决锂离子电池快充和安全问题的日子里。不过倒也还有些市场前景,帮珠海银隆以门外汉的身份切入了新能源客车市场。
但钛真的是太贵了,俄罗斯海军曾经用钛合金造了一艘“梭鱼”级潜艇,后来人们都叫它“金鱼”。就算钛酸锂电池里钛用得少,但是和同行比起来仍是贵,同规格钛酸锂电池的价格可以达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的2倍~3倍。而且钛酸锂电池不仅贵,能量密度还低,拼了命就够个磷酸铁锂的及格水平。
在乘用车领域中,无论是政策还是市场因素,它都是被拒绝的。2017年,钛酸锂在新能源车动力电池的市场占比是1.5%。技术路线的选择有时候是会决定生死的。其实10年前,东芝就研发出了钛酸锂电池,一度还投向乘用车市场,而如今安在哉?现在的日系动力电池,只剩走三元锂路线的松下一枝独秀。
2016年,三元锂在动力电池中开始起势。钛酸锂更加趋于边缘化。董明珠上手的时候,银隆远远算不上一手好牌。但董明珠拉来王健林、刘强东为银隆做信用背书后,银隆虽然在技术上是逆势而行,但在新能源客车市场表现仍然看好 。
2016年,银隆卖出了5200台新能源客车。2017年,银隆副总裁李志给出的销售数据则是近7000台,已经挤进了行业前五。但卖得还行不代表不缺钱。早期为了打开市场,银隆在销售中采取了租赁销售的模式,一度提出过“0元首付,十年租赁”,拉长了银隆从客户手中拿到销售回款的周期。
董明珠力量进入银隆后,这种情况大为减少,但更严重的问题出现。去年,受“骗补”事件影响,新能源客车的补贴标准被下调了20%,补贴最大额度也被限制到了30万元。同时,车辆运行3万公里才能领取补贴的政策也出台。原本作为新能源客车制造商重要收入的补贴,这下不仅领得少了,还领得晚了。
另一边,银隆总投资近800亿元的各个产业园项目相继开工,到处都是建设资金需求。国家补贴下不来,各个产业园又都是伸手要钱的主,不断掏钱把银隆掏出了40亿的资金差。
2017年5月,银隆在广东证监局办理了备案,计划开展IPO。此时的银隆已经开启了高速扩张模式,新产业园项目已经上了4个,故事越讲越大。用足够大的故事获取二级市场支持,反过来再用资本市场的资金来把故事讲完,这是一个老套但管用的模式。
但舆论的声浪和资金的问题,至少在目前,已经把银隆拉离了IPO这条路径。再加上银隆的技术路线劣势和新能源车政策变化形成的降维打击,强势如董明珠,此刻也不知道怎么出来为银隆出头了。
结语:愿董小姐的血汗钱不负夕阳
缺钱、缺政策、缺主流的技术,原本一个边缘的珠海银隆,被董明珠盘成一个目标千亿的新能源汽车的局,董明珠资深销售的实力显露无疑。
但董小姐决心造车的这将近两年中,银隆的各种问题并没有完全得到解决。销售出身的董明珠,在格力的20余年中,被贴上了各种各样的标签——霸道总裁、善待员工、中国制造的代表。虽然争议不断,但好歹一直维持着格力空调霸主的地位。
如今挪个地儿搞下副业,董明珠的路就走得艰难,她是否会想念已经退休的格力集团前董事长朱江洪。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董明珠今年已经64岁了,早就过了法定退休年龄。2016年时,格力集团已经撤掉了董明珠的集团董事长职位,到今年5月,她在格力电器的董事长任期也将结束。下一届董事长是不是她,还是个问题。
没了格力电器董事长身份背书的珠海银隆会现出什么形?珠海银隆不敢想。在1月17日针对银隆的舆论爆发这一天,董小姐还在吉利的工厂里闷声考察。
而另外一边,接盘乐视的孙宏斌已经“愿赌服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