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员登录 | 企业会员注册 | 广告服务 | 关于酷车369 |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酷车369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 正文内容

一锤定音:电动汽车不能一哄而上

文章来源:     2010-05-06 09:20:48     编辑:酷车369  
导读:           刚刚结束的北京车展上,中外主流汽车企业都展出了自己的电动汽车,有的是已经投放市场的,如比亚迪的F3DM、日产的LEAF、三菱的i-MiEV;有的是即将投放市场的,如通用雪佛兰VOLT,丰田Prius插电式混和动力车;还有的是概念车,如上汽的E1纯电动概念车。 许多跨国汽车公司在车展上,发

          刚刚结束的北京车展上,中外主流汽车企业都展出了自己的电动汽车,有的是已经投放市场的,如比亚迪F3DM、日产的LEAF、三菱的i-MiEV;有的是即将投放市场的,如通用雪佛兰VOLT,丰田Prius插电式混和动力车;还有的是概念车,如上汽的E1纯电动概念车。

许多跨国汽车公司在车展上,发布了进军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的战略。通用汽车展出的雪佛兰Volt电动汽车,是从预装生产线上下线的第一批商品车。计划2011年进入中国市场。日产汽车计划将已经在美国和日本市场销售的电动汽车LEAF,明年投放中国市场,中文名字叫“聆风”。大众汽车宣布2013年在中国生产电动汽车,宝马宣布了未来的电动车新战略,并与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家电网签署协议,提供50辆迷你纯电动汽车在中国进行实路测试。

新能源汽车的终极目标是电动汽车,这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与传统能源汽车相比,电动汽车在经济性能和环保性能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车市场,电动汽车的市场潜力也非常可观。中外汽车厂家都看上了这一点,纷纷加大投资和研发力度,希望在中国电动汽车市场赢得先机。

一些国外厂家纷纷到中国来,与地方政府签署发展电动汽车的协议。国内一些非汽车行业的企业也投入巨资,进军电动汽车行业,据说目前国内仅车用电池的投资,已经超过200亿人民币。电动汽车热潮正在席卷整个中国大地。

有人担心,当前的这种电动汽车热会不会形成重复投资,造成资源和资金的巨大浪费。

回答是肯定的。目前国内的电动汽车热,其中不少企业根本就不具备研发能力,也不掌握核心技术。一些地方借上电动源汽车项目,谋求取得汽车生产资质。一哄而上搞电动汽车,既不符合国家政策导向,也不利于电动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

国内一些厂商展出的所谓电动汽车,用的是铅酸蓄电池。根本不能称之为汽车,只是技术十分落后的电瓶车而已。

汽车产品关系到人身安全,国家对汽车实行生产准入制,只有经过严格审查的企业才能获得汽车生产资质。对获得汽车资质的企业生产的汽车,必须经过认证和检验,符合国家标准,才能上市销售。

电动汽车首先是汽车,应具备汽车的所有功能,只是动力驱动系统有别于传统能源汽车。因此,只有拥有汽车生产资质的企业,才有资格生产电动汽车整车。

电动汽车虽然是新能源汽车的终极目标,但是目前电动汽车与传统能源汽车相比,在续航里程、补充能源等方面还有明显的差距。目前上市销售的纯电动汽车续航里程最多只有150公里,而传统能源汽车一般超过400公里。

电动汽车的电池技术、电机技术和电控技术,目前还没有完全成熟,电动汽车的发展也处于验证阶段。国内上路行驶的纯电动汽车只有百余辆,全世界也不过数千辆。发展电动汽车技术门槛很高,再加上居高不下的成本瓶颈,电动汽车要真正实现商业化,走进千家万户,还有相当长一个过程。

比亚迪总裁王传福曾经说过,西方国家发展电动汽车,首先考虑的是环保因素。而中国发展电动汽车则关系到国家石油安全。随着汽车的增加,中国面临严重的石油短缺压力。目前中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已经超过50%,而且这一比例还在不断提高中。发展电动汽车中国更为紧迫。但是,再紧迫也要尊重科学、循序渐进,不能村村点火、户户冒烟,搞一场电动汽车的大跃进。

发展电动汽车,当务之急,是加大研发力度,努力攻克电动汽车专用发动机和动力模块(电机、电池及管理系统等)等关键零部件,以及基础原材料的生产;加快规划建设快速充电网络、停车场等公共场所公用充电设施和家用充电桩等基础设施。

根据国外的经验,在电动汽车发展初期,必须得到政府的财政补贴。美国、日本相关的补贴政策已经出台,据说国内的补贴政策很快也会出台。,

对于外来投资和电动汽车技术,也要有所选择,必须是先进的技术、环保的技术。绝不能把中国当做全球电动汽车的试验场。

关键字:电动车 
加入酷车369购车团,享最大团购优惠!
网友评论
我也来评论一下
更多商家活动
更多热点车型
更多试车视频
更多推荐新闻
更多论坛热点
更多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