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者各取所需
其实,早期江淮汽车与正道股权合作的兴趣并不是很大,但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通知》的下发,并圈定合肥等5个城市启动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工作。原本新能源汽车技术和车型储备不足的江淮汽车将面临“主场作战”不利的局面,新能源汽车补贴方案出台一个多月后,江淮汽车才宣布电动轿车和混合动力轿车已小量生产。
江淮汽车一名技术专家向新浪汽车透露,江淮汽车电动轿车预计11月份才能上市,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则要到明年才能上市。
面对目前这种无新能源汽车可卖的尴尬,窘迫的江淮汽车急需找到一个拥有较强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合作伙伴,此时声称拥有“三合一”环保节能技术的仰融可谓是“及时雨”,于是二者一拍即合。
今年6月在北京召开的“正道汽车阿拉巴马项目”大型说明会上,正道汽车CEO王川涛曾表示,正道的汽车产品将直接绕过传统能源汽车,开发汽油、天然气、电力三合一的混合动力车型研发和生产计划,“2013年推出的车中还将包括纯电动车”。
汽车行业资深人士吴迎秋认为,江淮汽车董事长左延安可能认识到自身在新能源汽车发展上的不足,再加上发展新能源汽车需要大投入,左延安才决定与原本在新能源汽车方面有所积累的正道进行合作研发新能源汽车。
江淮汽车内部人士向新浪汽车表示,二者合作能够做到优势互补,“江淮是一个扎扎实实做事的企业,仰融又是资本运作的高手,在生产管理和技术管理应该说是有江淮的强项”。 合资公司生产基地将另批 早期生产新能源汽车发动机
也就在江淮与正道签署合资合作意向书11天前,合肥市环保局官方网站披露了一份名为 《江淮汽车乘用车基地扩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第一次公示》的文件。该文件表示,该项投资总金额约18亿,扩产后将新增经济型轿车产品24万辆/年。
该扩建项目正是在江淮汽车于合肥的乘用车基地内,文件中列明项目生产的轿车产品是江淮汽车整合国际国内车型设计技术资源自行设计的经济型轿车车型,针对国内家庭用车、商务用车专门设计。
那么该项目是否与新合资公司有关呢?江淮汽车内部人士向新浪汽车表示,该基地与新合资公司无关,新合资公司早期主要生产新能源汽车发动机,“江淮与正道的合资公司一旦通过审批,合肥市会单独拿出一块地来作为合资公司的生产基地”。
但此人又表示,国家出于鼓励发展新能源汽车考虑,对于不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汽车企业,将不会审批通过企业产能扩张需求,“江淮现在有几款新产品没有办法进行投入生产,就是受到产能的制约,这次新能源合资合作发布对我们整体轿车二期规划有很大帮助”。
按照仰融的计划,正道未来一部分新能源车型将适时发布,这些确定量产的车型发动机、变速箱、车桥、悬挂等零部件将在中国的三个基地生产,生产后将运至美国的阿拉巴马州的基地组装,因为安徽合肥的基地比较成熟,一部分组装工作将在该基地完成。
由于江淮与正道合资公司早期将生产新能源汽车发动机,这意味天津泰达经济技术开发区、浙江宁波的慈溪经济开发区今后将承担变速箱、车桥、悬挂等零部件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