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汽车限购令已经实施两月有余,限购政策对交通压力的缓解作用暂未显现,但对北京汽车销售产业链的打击却是致命的。一时间,北京整车销售商的未来之路将如何走下去,成为近期热议的话题。
低端品牌退市精细化服务未雨绸缪
低端品牌恐将彻底告别北京
据了解,包括420多家4S店,6家新车销售市场,7个二手车市场在内的全部销售终端均出现了销售"冰冻期",情况最好的平均一个月销售三四辆,而大部分经销商整月"颗粒无收"。
另据报道,北京一些规模较小、实力一般、经营低端品牌的4S店已开始谋求大集团兼并、出售,套现后的经销商或退居二三线市场,或另谋出路。
不仅如此,一些主力合资品牌经销商也萌生了售店退出之意。位于北京东北五环外的某韩系车4S店董事长裴先生在两个月内已接洽了多家汽车销售财团,苦于对方反复压价,至今还未售出。裴先生表示:"像我们这样没有实力的小店是扛不过政策挤压的,骤减的市场容量也不会流向我们这样客户资源少,经营实力差的经销商。"
转战后市场或有新出路政策调控下的市场也留了一些机会给我们。汽车行业分析师李宏义表示,北京政府出台政策的初衷绝对不是期望汽车销售业重新洗牌,而是在"治堵"的前提下,汽车行业势必要做出一些积极、主动的反应。低端品牌的淘汰是必然的,因为牌照资源变得奇货可居,消费者购车时就会倾向于更为高档的汽车。这也进一步抑制了一些中低端消费群体的消费行为,市场是多变的,于是机会留给了中高端品牌。
首都经贸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何旭武指出,此次政策导致经销商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北京市场太好了,社会资金不断涌入而造成经销商过剩,当政策出来时,全傻眼了。此时,通过资源整合,合并、减少经销商数量也是厂家与经销商应该着重考虑的对策之一。
专家建议,汽车4S店的经营模式转变方向中,提供快速保养店、便利维修店、大修工厂店成为有可能持续盈利的新模式,这种考虑到城市规模、服务区域划分的高附加值服务或许能够为北京汽车经销商提供新出路。也许未来,车主无需跑远路,在家门口就能进行保养维修了。
提供精细化服务当属最佳选择
目前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达400多万辆,即使每年仅增加24万辆的话,它的规模也是巨大的。汽车牌照更难获得促使车主开始重视车辆的维修保养以延长使用周期,这就对汽车后市场提出了更高要求。实力经销商在长期的客户、服务积累上拥有优势,利用1S、2S模式或将实现"华丽转身"。
李宏义表示,一些经销商如果选择向二三线城市转战,可能存在两种风险:一是打入别人市场需要很长一段适应时间;二是经营成本的骤增可能导致经销商入不敷出。因此,选择转战后市场,提供精细化后市场服务应当属于最佳选择。
北京经验历来都是全国其他城市借鉴的对象,专家表示,各个城市的情况有所不同,不可能出现大规模照搬北京政策的现象。不过,其他存在类似北京交通状况的城市也必须提前准备,未雨绸缪,经营思路与模式的转变迅速与否,直接决定了未来竞争力的强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