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猛药补短板 对商用车板块进行变阵【2】
企业会员登录 | 企业会员注册 | 广告服务 | 关于酷车369 |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酷车369 >> 新闻资讯 >> 厂家 >> 正文内容

上汽猛药补短板 对商用车板块进行变阵【2】

文章来源:     2011-03-10 11:44:37     编辑:安宁  
导读: 几乎没有人否认,中国商用车将在下一个十年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作为国内汽车集团领跑者,上汽近期力求弥补其商用车短板,对商用车板块进行变阵。


给力自主品牌

      2月28日,上海汽车发布了其全新商用车品牌,并为其定名为“MAXUS大通”,所开发的产品即为去年上汽收购的英国LDV公司旗下系列商用车。上海汽车总裁陈虹在发布会上透露:“上汽将高起点打造MAXUS大通品牌,并立志将其打造成中国自主品牌商用车的支柱力量。”

      纵观上汽集团商用车板块,上汽通用五菱、上海申沃、上汽依维柯红岩等均是与外方合资的品牌。对于新成立的两家商用车公司,业内专家表示,上汽设立新企业的本意在于打造商用车自主品牌,与建立荣威(微博)品系的乘用车自主品牌的意义一样。“上汽也希望在商用车领域能够形成自主。”

      从自主品牌角度而言,上汽集团在拥有荣威、名爵、宝骏等一系列轿车自主品牌之后,在商用车领域也终于开始塑造真正属于自己的自主品牌。

      如今的上汽集团,在乘用车领域和商用车领域都拥有自己的自主品牌。在与一汽和东风两大集团的角力当中,上汽集团以相对占优的乘用车自主品牌,配合挟势而来的商用车自主品牌,颇具后来居上之潜力。

      此前乘用车和商用车倒挂的上汽集团,或将借此华丽转身,成为一个均衡发展的综合型汽车工业集团。

依维柯红岩重任

      业内专家一致认为,上南合作是上汽商用车新版图的基石。理由就是,作为南京汽车集团旗下现有的最优良资产,南京依维柯可以弥补上汽集团一直以来因缺乏与其国内汽车“三大”地位相匹配的商用车产品线而产生的遗憾。

      今天的上汽依维柯红岩,显然比以前有了更足的底气,这在1月10日的厦门商务大会上体现得格外明显,三方股东经历合资近4年的默默无闻后,这个中国第一个成功的重卡合资企业,此番在老红岩的基础上焕发生机,走到了前台。

      2010年,上汽依维柯红岩打赢了翻身仗,销量达到3.3万辆,而2009年这个数据为1.9万辆,实现增长70%,超过行业增长。这也让赶来参加大会的上汽负责商用车的副总裁肖国普非常高兴,他说:“商用车‘十二五’末要达到50万辆,其中上汽依维柯红岩重卡将承担重任。”

      相比国内重卡大佬,3.3万辆的销量,上汽依维柯红岩只能算是国内第三集团的领头羊,但三方股东经历了磨合后步入正轨,产品、网络和服务相比于合资初期都有了极大的提升。同时上汽将旗下上海本部的汇众重卡出售给中国重汽后,上汽依维柯红岩的地位更加凸显。

      2011年,上汽依维柯红岩将规划第二个工厂,并在“十二五”期间建成依维柯全球中低端重卡研发中心,在2015年实现出口超过1万辆。“我们注定要走上一条崎岖的道路,但我们已经储备了能量。”上汽依维柯红岩副总经、营销执行总监于琼根表示,经过磨合期步入发力阶段后,上汽依维柯红岩将借鉴大众、通用流程经验,走质量效益路线,不求低价和量,重拾红岩辉煌

      “今年,我们的销售目标是3.8万辆,挑战4.3万辆,产销争取破百亿元,进入第二集团,然后随着产品结构突破自卸车比重过大的限制,以及杰狮经历近3年的导入步入成熟期后,上汽依维柯红岩销量将在‘十二五’达到10万辆,有望重返重卡第一集团。”上汽依维柯红岩总经理熊伟铭如是说。

调兵遣将

      近日,正在停牌中的上海汽车正在进行着一场大的人事调整,涉及范围之广、级别之高为多年以来所罕见。

      上海汽车副总裁、上海通用总经理丁磊将赴任张江高科;而原先上海汽车分管服务贸易的副总裁叶永明将接替丁磊,担任上海通用总经理一职;上海汇众总经理陈德美将接替叶永明担任上海汽车副总裁,分管服务贸易工作;而南京依维柯常务副总经理桂龙明,将调任上海汇众担任总经理一职。

      上述人事变动说明,上汽不仅从资产角度要对商用车板块进行梳理,而且在人事角度也围绕着商用车板块做好了准备。

      作为上海汽车体系内在商用车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少帅,桂龙明的回归意味着上海汽车有意将南京依维柯的成功经验在汇众进行复制。2008年10月,随着南汽的重组,以桂龙明为首的上海汽车团队入驻南京依维柯。彼时,作为上汽商用车的年轻高管,桂龙明在汇众工作了17年。

      桂龙明在南京依维柯期间,其销量从2008年的2.41万辆增长到2010年的11万辆,增长了3.56倍。两年间,南京依维柯不仅摆脱了整合前停滞不前的状态,还推出了多款新品,并将全球范围内的销售渠道与意大利依维柯对接,跨出了国门。

      今年1月12日,上海汽车公告称,对全资子公司上海汇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实施分立。上海汇众的分立,目的是注入新的LDV技术,围绕着新产品线做强汇众。以2010年为例,上海汇众销售汽车3672辆,比2009年的3897辆有所下跌。与整个商用车行业30%的平均增幅相比,背道而驰。

      桂龙明的加盟,不仅能够给上海汇众带来合资企业的管理经验,也能够利用其在汇众十多年的人脉关系,对业务重建。

尚需检验

      那么,上汽一系列的举动能否让上汽在商用车领域东山再起呢?

      “这些举措需要通过市场检验才能说明。”山东省汽车工业集团公司副总裁谭秀卿认为,早在上汽与南汽合并的时候,上汽就应该考虑单独成立商用车公司,如今过去三四年才进行调整,时机已晚。

      谭秀卿说:“直到今年才开始着手成立商用车公司,无形中增加了成本投入。2010年市场火爆,如果当时能够抓住机遇,或许这次调整能给上汽商用车公司增加更多的优势。在业界普遍不是非常看好的2011年才成立商用车公司,时机明显不如去年。”

      而且关键在于上汽下一步怎么做,投入有多大,例如在唐山成立客车企业,虽然是在北方市场布下的一个点,可是在客车市场集中度越来越高的情况下,上汽又能投入多少资源去做客车?所以,能否产生效益,形成市场竞争力,还需要市场多方面的检验。而对于以轻客为主的上汽商用车公司,成立初期还需要时间磨合,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从长远看,汇众的零部件业务需要从上海汽车的平台转到华域汽车,实现整体协同性,但估计会分步骤进行,毕竟汇众的零部件和整车核算截至去年12月31日都尚未分开,应该不会这么快。

      又如重卡的竞争格局,上汽依维柯红岩能否今年进入重卡第二集团,2015年重返第一集团也难言乐观。以目前的态势,重卡市场重汽、东风、解放三足鼎立之势无法撼动,福田欧曼、陕汽、北奔组成第二集团也与上汽依维柯红岩拉开一定距离,上汽依维柯红岩要想改变这一竞争格局困难重重,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所以,尽管上汽注入巨资重新打造商用车自主品牌之路已经启动,但能否成功尚需时日。要想跟上市场快速发展的步伐,改变商用车市场占有率有下滑的趋势,上汽需要进一步的整合,其难度肯定不会低于当年的“上南合作”。

      业内资深人士贾新光分析:“上汽希望通过对商用车的持续投入来实现对自主品牌产品比例的承诺,借此让自身真正成为在乘用车、商用车和零部件三大领域拥有完整产品线的产业巨头。问题是上汽能否复制乘用车的经验成功运作于商用车领域还有待市场考验,当拭目以待。”

 

关键字:上汽 乘用车 商用车  
加入酷车369购车团,享最大团购优惠!
网友评论
我也来评论一下
更多商家活动
更多热点车型
更多试车视频
更多推荐新闻
更多论坛热点
更多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