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议
国务院出详则明确公开标准
北大教授王锡锌认为,在目前大多数中央部门“三公”账单未露面,已公布的部门程度参差不齐的情况下,公众通过舆论呼吁似乎作用愈加微弱。要想摆脱这种境地,需从两方面着手。
首先,从维护国务院政令权威的角度,建议国务院将没有按照要求按时公开“三公”经费的部门名单对外公示,对其谴责,并适时启动问责。王锡锌认为,国务院仅令“中央部门6月底公开‘三公’经费”,而没有相应的约束惩罚机制,在各部门不愿公布的情况下,必然使得这条政令变成“稻草人”。如今,经过了几个月的博弈效果并不乐观,因此只有将软约束转为刚性的硬指标。
其次,在各部门确定要公布“三公”的情况下,需讨论公开的标准问题。王锡锌认为,“三公”公开应该有一个标准,这个标准其实就是公开的目的:公开“三公”是为让公众有效监督,那么公开的标准至少要让公众看得懂,监督得准确。显然,“粗枝大叶”的三个数字,或“粗细不均”的决算预算情况都难以完成这个任务。
“实际上,这并不难做到,只是愿不愿意公布。”王锡锌表示,大家知道“三公”经费的三个数字是通过细小的科目汇总得来的,既然有了总数,肯定有详细的计算过程。“现在我们呼吁将计算的过程连并结果一并公布。同时,我们呼吁国务院出台一个详则,将这些通过政令或者法规的形式确定下来。”本报记者孙乾
账单详细度考虑公众感受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表示,各部委公布“三公”账单还是第一次,难免会存在一些问题。公众也应认识到,解决问题应有一个“容忍期”。不过中央部门在公布“三公”账单时要考虑公众感受,将自己的账单尽可能公布得详细、可读一些。
目前公布的账单中决算内容相对详细,而预算都很笼统。刘尚希解释说,决算数据是既成事实,内容不能改变,相对方便归纳汇总和分类对比,内容自然就公布得详细。而预算数据中还存在大量没有花完的钱,对支出整体情况还只能预判,不能做出准确的细化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