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也在该协会上半年产销数据发布会上表示,他不认为近期会出台鼓励汽车消费的政策。
全国乘用车联席会副秘书长崔东树告诉本报记者,国内汽车产业的管理归口到科技部、工信部和发改委三个部委,由于这种行业管理政出多门,较易造成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因此《规划》出台不会很快。
新能源汽车产业园遍地开花
尽管眼下汽车产业已经度过了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然而在国家政策的鼓励和良好前景的吸引下,各路资本都聚焦到了新能源汽车产业上,国内新能源产业园也是遍地开花。
正在打造的广州市“世界级新能源汽车研发中心和制造基地”,宣称其目标,至2020年,广州市力争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达到产值2400亿元,新能源汽车年产80万辆。该基地侧重开发生产混合动力车、纯电动车、燃料电池车、替代燃料车等效率高、排放清洁的新能源车。位于上海的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基地嘉定 规划面积为9.5平方公里,一期投资约30亿元。据悉,按照上海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设想,2010年,上海将形成1万辆的新能源汽车产能,2012年产能达到10万辆,2015年升至30万辆。另据《关于加快推进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实施意见》,“到2012年,上海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将达到900亿元,重点是加快推进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客车产业化。”
重庆市也由长安汽车联合重庆市能源投资公司、恒通客车等举行了重庆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成立仪式。该产业联盟将在技术合作、信息共享、科研攻关、政策争取等多个方面为联盟企业创造机会。据悉重庆市拨款10亿元,为进入基地的企业提供资本金补助,并在土地、税收、物流配送、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行方面给予一系列政策支持。
这些热火朝天的新能源汽车工业基地一方面推动了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由于地方各自为政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而且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内的口号式宣传现象严重,“中国汽车产业弯道超车世界水平好时机”等说法,都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国内企业和国外企业在新能源汽车技术上的差距,也使很多人盲目乐观地估计了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水平。
统一标准缺位
目前,尽管新能源汽车基地已经在全国遍地开花,然而新能源汽车发展方向及目标仍未明晰,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处于统一标准缺位、企业各自为政以及多头管理的尴尬状态。
王丽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目前电动汽车执行的行业标准有七八十个之多。在政策性法规之外,公安部有公安部的标准,交通部有交通部的标准,统一标准的缺位问题十分突出。从科技部推行“十城千辆”到“863工程”再到“三纵三横”,中国新能源汽车在研发、基础设施建设、政策制定等方面有了较大的突破,但是行业标准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新能源企业发展的手脚。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亟须统一标准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