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汽车业环保生存报告 临危受命_新闻资讯_酷车369
企业会员登录 | 企业会员注册 | 广告服务 | 关于酷车369 |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酷车369 >> 新闻资讯 >> 国内 >> 正文内容

"十二五"汽车业环保生存报告 临危受命【2】

文章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2-01-06 10:10:42     编辑:安宁  
导读: 以新能源汽车、绿色动力及环保先行者为主要关键词的中国汽车业,度过了2011“十二五”开局年,汽车业也因绿色概念的大行其道成为工业楷模。进入“十二五”,中国汽车业告别了狂飙突进的10年,步入了由大而强的稳步发展时期。与低廉的人力成本和旺盛的市场需求催生出的巨大规模效应相比,以汽车环保和生存公益为突出主题的理性声音占据了多数,而这恰恰是其他产业无法比拟的。

 二是鼓励使用新能源车。全面实施国家第四阶段机动车排放标准,在有条件的地区实施更严格的排放标准。提升车用燃油品质,鼓励使用新型清洁燃料,在全国范围供应符合国家第四阶段标准的车用燃油。

  三是积极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探索调控特大型和大型城市机动车保有总量。

  以上要求与汽车业的产业政策及“十二五”规划相一致,可谓“对症下药”。正如潘岳所说,环保应该参与到国民经济的一系列决策过程之中,譬如更深地参与发展规划、城建规划、产业规划;譬如推动环境监管体制的进一步改革。其要求恰恰符合汽车业自身的利益,也会让政策的执行更为顺畅。

  整治环境汽车业领衔根据《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国家将进一步健全机动车污染防治制度,并将开展机动车氮氧化物的减排工作。同时,与之配套的《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工作也在进行中。

  据介绍,《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完成之后,相关责任将直接落实到企业,并对不符合环保标准的车辆展开召回,这也是继传言将对汽车产品征收环保税、改革燃油税之后,又一项针对汽车企业的具体环保政策。

  2010年11月,环境保护部对外发布了《中国机动车污染防治年报(2010年度)》,首次公布我国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情况。结果显示,2009年我国首次成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全国机动车排放污染物5143.3万吨,机动车尾气排放成为我国大中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去年年底,北京遭遇了几日能见度极低的雾霾天气,机动车污染被指为“罪魁祸首”,这也让人们意识到,汽车污染治理已刻不容缓。环境保护部表示,今后将不断完善新生产机动车、在用机动车环境监管,全力削减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总量;同时与有关部门密切协助,采取综合措施,缓解机动车尾气排放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几天前,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主持召开环境保护部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新修订的标准调整了污染物项目及限值,增设了PM2.5平均浓度限值和臭氧8个小时平均浓度限值,收紧了PM10、二氧化氮等污染物的浓度限值。我国空气质量监测将正式进入“PM2.5”阶段。

  汽车业因此受到的影响并不小。北京市环保局和质监局网站日前公开征求北京市地方标准《车用汽油》和《车用柴油》的意见,将在全国率先实行国五标准。新标准的车用汽油硫含量将降到0.001%,与现行标准0.005%比较,降低80%。

  北京现有400余万辆汽油车,如果全部使用新标准油,氮氧化物与国四标准相比至少减排10%,几十万辆柴油车的氮氧化物排放也会减少7%。这也是“PM2.5”监测正式实行后,对北京机动车排放的一次大洗牌,各大汽车企业也将寻求对策。

关键字:新能源能 

加入酷车369购车团,享最大团购优惠!
网友评论
我也来评论一下
相关新闻
更多商家活动
更多热点车型
更多试车视频
更多推荐新闻
更多论坛热点
更多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