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
正如网上的一篇博文中所写:“虽然中国对汽车工业的保护政策从某种意义上限制了包括大众在内的国际车商在华的驰骋,但是作为中国汽车工业选定的第一个外资伙伴,大众进入中国20多年来不能不说是中国汽车工业保护政策的最大受益者。”而大众集团旗下的奥迪品牌也是如此。官车这一头衔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奥迪在国内的初期销量,同时形成了潜在的口碑和一大批忠实拥趸。
然而,古语有云:“全则必缺,极则必反。”奥迪成为中国政府公务用车代名词的同时,也被塑造成了呆板、保守、缺乏活力的形象。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奥迪用尽各种营销手段、宣传策略、形象培育来改变其在人们心中既定的形象。如今,“官车”形象早已不是奥迪销售的障碍,截至2011年,在奥迪品牌的销量构成中,公务用车不到全部比例的20%,其中还包括非私人企业单位用车,更多的社会经济、文化精英人士成为了奥迪的新粉丝。
尽管奥迪如今已经完美转型,但政府部门依然是其不可或缺的销售对象。因此,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此次工信部推出的公车采购目录无疑给了奥迪当头一棒。据了解,三月初,一份来自欧盟商会的“战书”已抵达北京。欧盟商会秘书长丁凯警告称:欧洲国家向中国长城汽车和吉利汽车开放投资市场的情况可能将不再重演。欧洲商会将同会员一起评估中国公车改革带来的影响,并有可能正式敦促欧洲国家政府采取反制措施。
从欧盟商会迅速且强烈的反映看来,政府采购对于欧系品牌在中国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数据显示,目前中国30%的政府用车仍为奥迪品牌。对此,一汽-大众奥迪相关人士向媒体表示:“目前这份名单还处在意见征询阶段,并未最终确定,所以我们目前也还在观察、研究中。”
进入国产化的第24载,奥迪或许将真正脱下“官车”这一头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