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6辆无人驾驶汽车在完全开放的郑开大道上顺利通过"路考"。这其中,还包括全球首次参加"考试"的无人驾驶大客车。
6辆国产无人驾驶汽车
"路考"通过
8月29日下午,郑开大道,6辆外形颇为另类、"头顶着雷达"的汽车引人注目。
下午2点2分,这6辆汽车从郑开大道贾鲁河站缓缓驶出,在途经26个信号灯路口,完成自主跟车行驶、自主换道、邻道超车、路口自动辨识红绿灯通行、定点停靠等一系列试验之后,顺利到达开封市开远门站,行驶总路程32.6公里。
说这6辆汽车引人注目,除了因为它们的造型另类外,更重要的是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自动驾驶汽车,通俗地讲,就是"无人驾驶汽车"。
这些汽车,全部是国产汽车,其中,带着河南基因的宇通客车,是全球首台无人驾驶大客车首次在开放道路交通条件下,全程无人工干预完成运行。
试车过程中,河南商报记者注意到,过路口时,不管路口是否有人,无人驾驶客车都会自动减速,而一旦遇到侧方有车辆短距离并道的情况,无人驾驶客车也会自动减速。这与人工操作的普通汽车相比,显然减速有点频繁了。当然,这首先是出于安全考虑。
普通消费者驾驶无人驾驶汽车
可能还需要等30年
国内已有5家车企杀入了无人驾驶领域。而在河南,宇通客车成为唯一杀入该领域的汽车企业。
在业内人士看来,由于受制于技术、道路安全意识等问题,国内普通消费者若想驾驶无人驾驶汽车上路,可能还需要等30年。
事实上,除了以上因素,高昂的价格也是制约无人驾驶汽车进入普通阶层的一个重要原因。据一位参加测试的智能汽车专家介绍,目前国内无人驾驶汽车仅雷达传感器一项的造价就高达160万元,再加上其他智能设备以及汽车本身的价格,整车的价格可能要超过200万元。
不过,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在接受河南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尽管私人无人驾驶汽车距离量产仍需等待,但是在客车领域却可以优先发展。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城市智能交通,特别是在BRT道路上,由于运行线路固定,并且有自己的专属车道,所以运营无人驾驶客车已经具备了条件。"李德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