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员登录 | 企业会员注册 | 广告服务 | 关于酷车369 |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酷车369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 正文内容

普及尚需时日 电动车“内忧外患”瓶颈难破

文章来源:     2010-11-06 09:43:19     编辑:寒武纪  
导读:      11月5日,“我们与吉林大学合作研发的电动货车年底就可以做出样车,但何时能上路行驶、实现产业化,是个未知数。”东安黑豹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李康宁告诉记者。目前,电池研发滞后的“内忧”和挂牌上路等相关法规政策缺失的“外患”,已成为摆在电动汽车产业面前的两道坎。早在20

      11月5日, “我们与吉林大学合作研发的电动货车年底就可以做出样车,但何时能上路行驶、实现产业化,是个未知数。”东安黑豹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李康宁告诉记者。目前,电池研发滞后的“内忧”和挂牌上路等相关法规政策缺失的“外患”,已成为摆在电动汽车产业面前的两道坎。

早在 2001年底,国内第一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动轿车在“黑豹”问世。2002年8月,威海被列入首批全国电动汽车示范城市,黑豹电动汽车项目也被列入科技部国际合作“863”重大项目计划和山东省科技厅 2002 年全省重大项目研究开发计划。为扶持电动汽车产业,威海市也出台政策,允许电动汽车挂专用牌照在威海市内行驶,并免征养路费、过路费、停车费,对电动车充电实施优惠电价等。

虽然做了很大努力,但种种原因导致电动轿车没有走上产业化的路子,黑豹电动轿车项目也被迫下马。电动轿车采用的是铅酸电池,这种电池售价高、寿命短,需定时更换,养车成本超过燃油,消费者不买账;一次充电只能行驶 100 公里,严重制约了活动半径;只能在威海市内行驶,驶出威海境内,随时有被查究的可能。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油价进一步的上涨,以及国家对新能源汽车扶持政策的出台,时隔几年,黑豹与吉林大学合作,重新启动了电动车研发计划。新的电动货车摒弃了“第一代”黑豹电动车的固有技术,样车使用了国外进口的锂电池,为配合“电动轮”技术,还从国外进口了两个专用电机。“由于电池和专用电机昂贵,样车的成本价也在 30 万以上。只有突破了电池技术,专用电机也实现国产化,将电动车的售价降到与燃油车大体相当,甚至更低,才能真正走上产业化的路子。”李康宁说。

位于文登开发区的韩资企业——喜特恩特电动车有限公司,则正在为挂牌上路等问题“头疼”。在韩国,该公司生产的电动汽车已成功上路,迅速打开了市场,并在一些允许电动车上路的欧美国家开办了分厂。但在我国,该公司生产的电动汽车只能在高尔球场,工厂、景区内部使用,无法上路行驶。

“电动汽车技术不过关,消费者不认可,国家肯定不会制定配套法规政策;而缺少相关的法规政策支持,一些企业开发电动车的积极性就不高——电动汽车产业化目前就是处于这种‘尴尬’状态。”李康宁坦言。

关键字:电动汽 法规政策  
加入酷车369购车团,享最大团购优惠!
网友评论
我也来评论一下
更多商家活动
更多热点车型
更多试车视频
更多推荐新闻
更多论坛热点
更多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