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快速攀升,中国明年将正式跨入汽车社会。12月3日,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和奔驰公司联合发布《中国汽车社会发展报告》首份年度报告,称明年中国私人汽车拥有量将达到8650万辆,每百户家庭汽车拥有量将达20辆,这也是世界公认的汽车社会门槛。
全国三分之二城市拥堵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去年中国汽车保有总量为7802万辆,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6539万辆,占到83.81%的比重。其中家用轿车的保有量为3443万辆,占汽车总保有量的44.13%。以去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计算,中国百户家庭拥有的汽车数量已从2001年不到2辆,增加到2010年的近15辆。
按照百户居民家庭拥有汽车20辆的标准,一些省市已率先进入汽车社会行列。去年北京百户居民私人汽车拥有量约60辆,成都30.7辆,西安28.6辆,深圳27.6辆,苏州25.8辆,南京25.2辆,沈阳21.4辆,广州21辆。另外浙江省城镇居民去年百户私车拥有量也达到26.43辆,山东省城镇居民19.9辆。还有大量二三线城市百户居民私车拥有量也超过20辆,如唐山、温州、东莞、鄂尔多斯等。从目前发展趋势看,汽车正快速进入中国城镇地区,驶向汽车社会的城市梯队已经形成。
与此同时,中国汽车市场占全球的比重越来越大,2001年中国汽车销量仅占全球4.3%,去年已攀升至23.5%,成为汽车第一大产销国。但城市道路饱和、能源对外依存度超警戒线、汽车使用成本攀升、驾驶文明程度不高等问题,将使中国迈入汽车社会门槛之际就面临何去何从的岔路口。
报告显示,全国667个城市,约有三分之二的城市交通高峰时段出行拥堵。除一线城市普遍有拥堵情况外,成都、武汉、重庆、西安、兰州等二三线城市的拥堵也名声在外。例如,成都汽车保有量还在以每天1000辆、一年40多万辆的速度增长。
机动车快速增长也使得全国约五分之一的城市大气污染严重,113个重点城市三分之一以上空气质量达不到国家二级标准。目前机动车排放的氮氧化合物、挥发性有机物和可吸入颗粒物,在城市中心区所有污染源中的贡献比例已分别达到66%、90%和26%,而对人体危害较大的可吸入细颗粒物(PM2.5)也主要来源于汽车尾气。
北京平均购车花费逾16万元
在中国买车养车负担有多高?报告课题组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武汉、沈阳、西安七大城市展开的问卷调查显示,家庭购买汽车的平均费用为15.45万元,相当于家庭平均年收入的1.49倍。
其中武汉购车负担最重,平均花费18.65万元,相当于当地家庭平均年收入2.1倍;上海次之,购车平均花费21.2万元,相当于当地家庭平均年收入的1.71倍;北京平均购车花费16.35万元,相当于家庭年收入1.21倍。
受访者的养车成本约为家庭年收入的29%。其中武汉养车负担最重,为家庭年收入的58%,北京约为22%,上海21%,养车成本最低的沈阳,约为家庭年收入的19%。
总体看,中国家庭汽车购买和使用成本很高。按车价平均为1.5倍家庭年收入、10年折旧,再加上每年近30%家庭年收入的养车成本,综合算来每年汽车消费占到家庭年收入的40%以上,远远超过西方发达国家,因此汽车消费还属于奢侈消费。
道路拥堵最令车主痛苦
在汽车使用过程中,消费者感受最痛苦的事情依次是道路拥堵、油价高、停车收费高和停车难,选择比例分别达到33.1%、32.7%、8.3%和8%。
上述因素也起到了抑制家庭私车出行的作用。被调查者中,有36%因为路况差而稍微减少了驾车出行;3%的人因此减少了很多驾车出行;但61%的人还是不受影响。
油价显然是影响消费者使用汽车的重要因素。调查中要求受访车主选择油价涨到多少时会减少汽车使用,绝大部分人表示,油价涨到每升10元时会减少汽车使用,如果涨到15元会基本不开车。另外,多数车主表示,当停车费涨到每小时15元至20元时,也将不再使用汽车。
而无车家庭中有51%会因为目前的高油价而推迟购买汽车,13%的家庭会因此放弃购车,仍将按原计划购车的家庭比重为36%。虽然拥有私车的成本高昂,但消费者对汽车租赁模式的接受程度还很低。调查中,有31%的无车家庭表示,可能会因为购车、停车成本高而采用租车方式,但表示肯定会选择租车的只有1%,可能不会租车的比重达到48%。东方IC供图
专家观点
中国汽车社会应该什么样?
人们心目中的理想汽车社会是美国模式,有很高的汽车规模,公路网发达道路通畅,汽车和燃油价格都很低,汽车文明程度很高。但中国未来的汽车社会显然无法发展到这种类型。
《中国汽车社会发展报告2011》主编、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王俊秀表示,中国未来汽车社会的理想类型应该是汽车规模适度,拥有率要受城市容量约束;增长速度不能太快,不以破坏生存环境为代价;汽车依赖程度要较低,城市日常出行应该是以公共交通为主。
今年7月,继上海、北京之后,贵阳市也宣布采取汽车限购措施,王俊秀认为,这可能引发其他一些二三线城市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