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两位政府官员关于支持发展合资自主的表态,被解读为汽车主管部门“首肯合资自主品牌”,各方再次掀起对合资自主品牌的争论,起因是在9月份相继举行的天津汽车论坛和成都全球汽车论坛上,工信部副部长苏波和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副司长陈建国不约而同力撑合资自主品牌。并再一次将自产生时就“非议不断”的合资自主模式推上了“风口浪尖”。
合资自主争论已久
苏波认为,“如拒绝合资自主当初就不应让外资进入”;而陈建国则称“合资自主是自然产物,大家别纠结”。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两次表态被媒体解读为政府部门对合资自主首次“正名”。随后,又有业内专家表示,在未来有可能出台的扶持自主品牌政策中,合资自主有可能被纳入。
其实,有关合资自主的争论自其诞生以来就没有中断过。合资自主品牌主要是指国内汽车合资公司通过购买、引进外方产品技术平台,并在此基础上重新开发出知识产权归属于合资公司的品牌、车型。
合资自主品牌的诞生有其政策背景。据记者了解,相关部委内部规定,合资车企要实现异地建厂必须符合两个条件:一是要有新能源车规划,二是要设立合资自主品牌,否则新建项目不会给予审批通过。虽然,对于合资自主,政府没有明确的政策号令,但却被业界认为,这是相关主管部门“考察”合资企业对自主贡献的一条尺度。
目前,对合资自主的争论主要集中在其凭借合资品牌背景,在品牌影响力、成本控制、销售渠道等方面具有相对优势,而车型本身多是老款车换个造型、品牌的产物,和创新相去甚远,同时又挤压了自主品牌的生存空间。
业界很大一部分人认为,合资自主就是借用合资企业外方过气平台,发挥老产品余热,换个商标再进入市场,同时拉低价格,与合资母品牌形成定位、价格差异,挤占中低端市场。
还有业内专家指出,合资自主模式在推出时有引进技术的良好愿景,但在市场上表现上却良莠不齐,差强人意。而事实上,消费者对换个自主“马甲”的所谓“合资自主”车型,缺少品牌接受度。合资自主车型也因这种偷换概念的模式受到市场冷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