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这句话大家都懂,也知道酒驾、醉驾的危害,但不只是酒,有时候吃了某些食物也会被误查为酒驾,被冤枉不说,甚至还会造成身体不适,其危害可不比醉驾低哦。
容易“被酒驾”的食物
荔枝
荔枝采摘后仍有生命,还在照常呼吸。贮藏过程中如果氧气浓度过低,就会促进荔枝无氧呼吸,积累酒精等物质。人食用后,口腔内就会留下酒味。实际上,荔枝产生的酒精量非常小,随着人体呼吸,酒精都可以被挥发掉,贮藏不当、不够新鲜的荔枝产生的酒精在人体停留的时间很短,几分钟后就测不出“酒驾”效果了。
另外,正常人的血糖浓度低于80克/100毫升时,会出现一些低血糖症状;饥饿、心慌、手抖、头晕、全身无力等症状。有的患者还可能有恶心、呕吐、甚至发生抽搐和昏迷。司机发生低血糖是很危险的,而荔枝会引起低血糖。开车前应尽量少吃荔枝,尤其不宜空腹进食。
酒心巧克力
看到“酒”大家都懂咋回事了,虽然这类食物酒精含量较多,但只要一次不食用太多,就可在8分钟回归安全数值。
豆腐乳
豆腐乳是很多人爱吃的食物,从配料表上看,也有食用酒精,虽然吃完后测试的数据有点惊人,但同样也是很快可以散去。
醪糟米酒
大家把它当做一种食物,而非一种酒。但是米酒终归是酒,从检测瞬间高达近200mg/100ml的数值来看确实有些危险。所以,还是建议开车的朋友尽量避免食用这类食品。
藿香正气水
藿香正气水是治疗中暑的良药,其含有乙醇,进入夏季不少人都会服用,它的测试数据也很可怕,不过来得快去得也快,所以大家不用过度担心。
食物类:
食物类除了豆腐乳,果啤(配料里有啤酒花)、醉蟹(螺、虾)、啤酒鸭、酒酿圆子、糟鸡(肉)等也含有酒精,因为中国菜的烹调习惯在烹调过程中加料酒,加得多的话也可能被测出酒驾。很多食品为延长保质期,包装前都会在食物表面喷洒食用酒精。人吃过这些食品后,立刻测试出的数据都会超过限定标准,也就是假性醉酒。所以当我们在食物包装上看到“食用酒精”的标示时,也要注意一下,尽量避免开车前食用。
水果类:
水果类:除了荔枝,含糖量高的苹果、香蕉、梨等,如储存不当,也会产生酒精。
药品类:
药品类:除了藿香正气水含有酒精,易被测出“酒驾”。一些注射液也含有乙醇,比如氢化可的松注射液、尼莫地平注射液、血栓通注射液、尼麦角林注射液、多西他赛等。口服及外用药包括正骨水、十滴水、消咳喘糖浆、口腔清新剂、漱口水等,都易被测出“酒驾”。
“被酒驾”咋办? 既然吃荔枝确实能“醉”,交警遇到吃过荔枝的司机会如何处理呢?交警部门表示:如果司机吃完荔枝后开车被测出“酒驾”或“醉驾”,驾驶员可向民警说明情况后,民警会隔几分钟后再对其进行酒精含量测试。此外,交警表示,驾驶员是否存在酒驾,呼吸测试只是初步测试,最终结果还是要以医院的抽血酒精检测为准。因此,司机不必担心因为吃荔枝被查“酒驾”。不过终究也是麻烦,所以建议各位车主在开车前还是不要食用以上食品,以免耽误时间。
吃了以下这些药,就别开车
除了食物引起“假酒驾”,吃了某些药物也会影响精神状况和身体状况,这对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开车行为相当不利的。
感冒药大多数感冒药都含有抗组织胺类药物,不良反应有嗜睡、困倦、视力模糊等,会影响驾驶。药物有感冒胶囊、鼻炎康片、维C银翘片、速效感冒胶囊等。
镇咳镇痛药镇咳药如咳必清等有致疲劳困倦的作用,安定、氯硝安定、佳静安定、苯巴比妥等药物有镇静催眠的作用。
降糖药降糖药易引起低血糖症而出现饥饿、心慌、手抖、头晕、出汗、烦躁、焦虑、全身无力等症状,程度严重时中枢神经系统会出现记忆力减退、精神不集中等。
如果一定要吃药,又要开车怎么办? 在生病服药期间最好不要驾车,坐其他的交通工具就好了嘛。要是有一万个理由要开车,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看病时,主动表明身份:“我是司机”或“我开车上班”。请医生尽量避免使用会对驾驶员产生不良影响的药物。对于普通常见感冒,最好选用中成药。或选择不含抗组胺药成分的,如日夜百服宁中的“日片”;白加黑中的“白片”等。仔细阅读药品的说明书或是商品标签,特别是“用量、禁忌症和副作用”等。若自己买药吃,种类要越少越好,避免超剂量用药或药物相互作用引起不良反应。对已知有不良反应,但不得不吃的药,开车前要减量服用(最好是一半量或更少),等休息时再补足全量,或等药效消除得差不多后,再开车上路。
不仅以上的药物和食物,生活中其实很多食物会有相克,假如不慎在开车前误食,引起身体的不适也会影响驾驶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