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天来,空气多变,笔者身边很多同事朋友都不幸患上感冒发烧等病症。很多病患也反映生病之后感觉头部昏昏沉沉,反应和思维敏捷度明显下降,开车驾驶时需要额外小心。很多人认为这只是病痛带来的影响,而忽视了药物作用。闲谈中笔者发现,还是有不少朋友都不知道“药驾”这一名词,觉得药驾等同于酒驾,认为药驾只是因为部分药品,如藿香正气水,含有酒精成分而引起的交通违章。其实药驾远远不只是这些,药驾的危害也丝毫不低于酒驾,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认识下药驾,看看究竟服用哪些药物时不适宜驾驶。
所谓“药驾”,指开车人服用了某些药物后驾车出行。根据美国《先驱快递报》报道,官方统计数据对比显示,服药后驾驶和酒后驾驶都属危险行为,严重情况可能致命,不仅影响公共健康,也危及公共安全。
美国卫生部药物滥用及心理卫生服务管理局回顾多项研究结果发现,发生交通事故的驾车者中,25%药物测试呈阳性,18%的车祸死者服用过药物。奥地利也有科学家在研究了9000起交通事故以后查明,其中16%是因驾驶员服了某种药物所致。而根据澳大利亚的调查显示,因药驾被判有罪的人数也已经超过了酒驾。
根据我们得到的随机调查数据显示,被采访的50名市民中,虽然一半人有车,但是仅有9人表示听说过药驾,并表示会有所注意。其余的受访市民表示没听过药驾,不知道人在生病后服用某些药物是不能立即开车的。不仅仅是普通市民不在意,一些药店的导购员也不太重视药效对开车的影响。笔者分别走访了多家药房,对于“作为驾驶者自主买药时有无特殊禁忌”这一问题,个别导购员只是提醒了“感冒药容易嗜睡要慎选”,“部分药品含有酒精成分易引起酒驾”。
研究发现,药物和酒精一样,都能削弱人类思维清晰性和判断力,而要安全驾驶汽车,司机需要保证基本的脑功能正常,包括认知、理解、注意力、平衡、记忆、小肌肉运动能力、协调力等。而药物和酒精都能直接损害这些能力,至于受影响的程度,则要视乎不同人的耐受性和新陈代谢率,因此造成危险的酒驾或者药驾量因人而异。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有七类药品会对驾驶产生影响,并且建议服用这些药物期间禁止驾车。这七类药品分别是:抗组胺药,抗抑郁、焦虑类药,镇静催眠类药,解热镇痛药,抗高血压药,心脏病用药以及降血糖类药。一份致命性交通事故中用药情况的《调查》表明:吃扑尔敏等抗组胺药(感冒常用药)的事故率,达72%;而吃抗抑郁和镇静剂的人,事故率达97%。下面让我们根据我们日常的用药分类逐一分析这些药物带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