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百节年为首”。中国人将过年视为一年中最隆重的仪式。闽西的客家人过年时间特别长,从农历腊月二十四“小年”一直到正月十六才结束,足有20多天。新年,我们闯进永定土楼,好好细玩了一番那里浓郁的年味。
1 新正祭墓晒春联
总算见识了客家人奇特的祭祀习俗——新正祭墓。客家人在正月里上坟没有忌讳,着实有趣。
土楼里,各家各户在大年初二之后就开始准备三牲酒礼、香烛等,准备大规模上坟祭祖,祭祖往往在夜里启程,且是全家出动,天明前开始摸黑上山。
为了不妨碍人家私密的祭祖仪式,作为外来人的我们,最后还是决定不跟随祭祖队伍上山,而改去看“晒春联”。
土楼为客家人独特的民居,他们聚族而居,同一个祖先的子孙们生活在一座土楼里,形成一个独立的小区。一座土楼里往往聚居着上百户、有数百号人家。最多的一座土楼房子有800多间,鼎盛时期居住过600多人。试想,吉庆的春节,800多间房门前张贴着红红的春联,那是何等壮观的“晒春联”景象。
最精彩的一幕发生在祠堂里,几个满头华发的老人家,半趴在八仙桌上即席挥毫,用浓稠的墨汁勾勒着新年的祝福,沧桑有力的落笔穿透纸背。旁边几位后辈来来回回地把刚写好的对联铺在祠堂外的地上晾晒,不经几时,整片地上已是满目一片红。这种独特的“晒春联”,让我不禁缅怀小时候的春节,广州家家户户门前挂起的串串大红鞭炮。除却轰隆的声响,那悦目的红艳也经久不衰,长留脑海。
2 上灯非赏灯
正月十三的清晨,远眺永定初溪土楼,轻雾中未见土楼真容,已闻到破晓的锣鼓音。原来村民们组织的锣鼓队来到每栋土楼前敲锣打鼓闹新春,正上演“赏灯”的前奏。
元宵节赏灯是中国过年的风俗,而在闽西土楼客家区域,赏灯有两重意思:一是观赏花灯,二是庆祝添丁(“灯”同“丁”谐音)。在吊新灯前,必有抢“白花”的预备节目。“白花”用白布手工剪接而成,上灯前由“灯头”或族长抛出,让大家争抢,抢得白花者意味着来年会财丁兴旺,因此当地的新婚夫妇都摩拳擦掌,为添丁也为喜庆。其间,添丁爆竹此起彼伏,唢呐、锣鼓声震耳欲聋,助庆的烟花、焰火把会场映照成不夜天,好不热闹。而猜拳斗酒作为娱乐的男人,往往一直闹到第二天凌晨。这天猜拳的酒令也不同往日,颇有“灯”味,如“新丁来呀,四季发财”、“新丁来呀,六位高升”、“新丁来呀,久久长长”。
3 罗坊走古事
罗坊是一个古老的客家乡镇,位于福建省连城县。当地最出名的是保留着客家风俗——走古事。
在我眼中,走古事有点像广东地区的飘色。也是挑选两名10岁左右的儿童,按戏曲中的英雄人物化妆脸谱,身着戏袍,用铁丝固定于轿台上。其中一名扮主角坐上顶,另外一名扮护将坐轿台,扮相与香港长洲飘色差不多。
当地乡亲介绍说,正月初三、初四,罗坊的乡民就开始准备了,被选中抬古事的壮年男丁要上山劈芦箕草,锻炼脚力。从正月十二日开始,还要斋戒三天,十三日晚净浴,更换新衣;十四日上午10时许,先到罗氏祖庙宗祠拜祭,然后抬着古事,以天官、武将领路,后面陆续跟着不少戏剧里的英雄人物,再加上三太祖师菩萨轿、万民宝伞、彩旗、十番鼓乐队,浩浩荡荡地巡游到罗坊的乡政府大楼前面。我们好不容易找了个制高点,居高临下,见证这带有竞赛性质的盛事。只见会场内,到处是黑压压的人群,而数十位抬古事的壮丁们,个个精神抖擞,呼喊着“呵!——呵!”不住地为自己的队友打气。当鸣笛声一响,各队竞相在约400米的椭圆形跑道上奋力奔跑,四周的观众顿时沸腾起来,寒冬仿佛也被他们的热情融化了。四轮赛跑后,第五轮改跑为游,不限定圈数,直到抬夫筋疲力尽为止……
走古事包括陆上和水上两种。虽然天寒地冻,我们还是决定冒着“湿身”的危险,参加正月十五的水上走古事,因为这才是整个活动的最高潮。这天的走古事分上、下两阙。上阙仍旧是正月十四的走法。正午1时许,古事列队从“云龙桥”下河床,鼓乐队先互相泼水,抬古事的壮丁还会恶作剧地把水泼向河边的观众。当三响神铳响过,各个古事棚蜂拥下水,走起来摇摇晃晃,惊心动魄,即使跌倒了、全身湿透,壮丁们会立即爬起来继续抬着古事往前冲,500米的河十几分钟就走到了头。此时,河岸边的观众意犹未尽,尾随着上岸的古事队伍再次回到村里,直到下午3时许,这场“农家疯狂嘉年华”才算落下帷幕。
行走拐杖
航空:广州每天有几班飞机飞往厦门,在厦门松柏客运站可搭乘长途大巴前往永定,路程约5小时。
住宿:永定县城住宿条件不错,有各种档次的宾馆。乡镇一级略差些,但方便去看分散在各村的土楼。南靖县城也有不少土楼改装成的酒店,值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