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线收购新潮实业搁浅,让仰融造车计划的实施变得更为艰难。
10月14日,新潮实业公告称,天津正道的实际控制人不符合收购上市公司的有关条件,因此,公司第一大股东东润投资10月13日与天津正道签署了《委托协议之中止协议》,从即日起中止此前签订的《委托协议》,不过双方同意继续就汽车动力电池项目的合作事宜进行协商。
一句“天津正道的实际控制人不符合收购上市公司的有关条件”,把仰融挡在了曲线收购新潮实业的门外,更给仰融实现其此前抛出的庞大造车计划蒙上了阴影。据报道,仰融计划在美国和中国同时组建汽车公司,并以新能源汽车为切入点。在中国,一期计划投入400亿-450亿元,打造300万台发动机和100万辆整车基地,2012年首款车型上市。为满足造车的资金需求,仰融计划收购三家以上A股公司作为融资平台。
新潮实业在公告中提出的问题在仰融收购其他A股公司时也难以避免。可以预见,仰融收购A股公司的计划将不得不作出调整。国海证券研究员王清涛表示,收购新潮实业被否对仰融将造成很大的打击。有海外背景的公司收购A股公司存在先例,更何况新潮实业是民营企业,仰融收购受阻的主要因素应该是其特殊的身份。
那么,仰融下一步该怎么做?难道就此放弃造车计划?是否还有其他突破口?
如果仰融不是一些人所想的那样在讲故事,而确实要做点事情,他的造车计划应该还会继续推进,但是由于受资金的约束,推进起来可能没那么快。建立合资公司是目前被认可且行得通的方式,或许还会继续被使用。
失去了国内的融资平台,合资公司做新能源汽车的钱从哪里来?当然是要通过上市募集资金。以天津正道与江淮汽车的合资公司为例,项目产能规划目标为未来8年内实现整车100万台、动力总成100万台套及1200万千瓦时锂离子动力电池。一期工程如果完成,只要做到30万台整车和50万台动力总成,一台整车赚5000元就是15亿元,1台发动机赚2000元就是10亿元,加起来25亿元,按照10倍计算融资量是200多亿元。
看起来募集资金不是问题,那么仰融就必须真正拿出实实在在的东西,把合资公司做好,以实际行动回应那些认为他在讲故事的人,也只有这样,仰融才能真正在国内得到认可和支持,为实现他的造车梦扫除障碍。
当然,也有业内人士提出,不应当对仰融存在“偏见”,如果换成另外一家国外汽车公司,在中国碰到的情况可能要比仰融好得多。其他海外公司未必比仰融“好”多少,甚至可能真的在讲故事。汽车行业分析师苏晖即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仰融造车应该也是想“争一口气”,应该给像仰融这样积极投身汽车事业的人士以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