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两大国际原油期货指标——纽约WTI油价与伦敦北海布伦特油价出现罕见背离:2月14日,WTI近月期价跌至84.81美元/桶,而布伦特油价却大幅上涨至103美元/桶以上,两者价差拉大到18美元/桶。在业内看来,这一状况的出现原因相当复杂,而由于国内油价所跟踪的三地国际油价中涵盖布伦特,却不包括WTI,这无疑给调价带来更大的压力。
油价背离原因复杂
本周一,伦敦北海布伦特4月原油期货结算价上涨逾3美元,达到104.30美元/桶的盘中高位,为2008年9月以来的最高水平,最终收于103.08美元/桶,上涨2.14美元。相比之下,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轻质原油近月合同却报每桶84.81美元,比前一交易日下跌0.77美元。
至昨天截稿时,电子盘中WTI油价报84.65美元,仍低于85美元,而布伦特油价报102.04美元,两者仍维持15美元以上的价差。
事实上,早在春节前,上述两大原油指标就出现溢价拉大的趋势。当时,因美原油库存和成品油库存全面增长的效应延续,WTI油价持续下跌。而壳牌公司在北海布伦特油田的四座平台计划在关闭检修后还将停产数周,促使布伦特油价上涨,后者较WTI的溢价曾拉大到8美元。如今,随着两地价差进一步拉大到罕见的15美元以上,这一迹象已引发业界广泛关注。
“这一幕的出现和多重因素有关,背景很复杂。”中海油能源经济研究院研究员管清友昨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首先是近几个月美国原油库存不断上升,这对WTI油价是一大利空。
据全球最大的能源资讯机构普氏能源资讯向本报提供的资料显示,美国库胜的原油库存一直高企,而市场预期美国石油协会(API)和美国能源情报署(EIA)库存数据将显示库存进一步上升,这导致WTI油价受压。
“其次,WTI油价对美元升值的反应更为敏感,在美元升值过程中,WTI油价下跌会比布伦特油价下跌更快。其三,近年来美国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迅猛,这对美国的石油供需也带来深远影响。”管清友说。
他指出,相比美国,欧洲的能源发展更看重新能源,这也造成欧洲在石油安全方面更加脆弱,“加上近期中东政局动荡,这对布伦特油价的影响更大,因为欧洲的石油供应更依赖苏伊士运河。”
“此外,沙特几年前改变了以WTI为基准油价的策略,这对纽约油价有一定弱化。而流动性过剩、投机资本炒作地缘政治和中国需求等也是两地价差拉大的构成因素。”管清友说。
据普氏资料显示,在埃及设法恢复正常秩序的同时,该国和中东地区依然存在危险。鉴于动荡局势从突尼斯蔓延到埃及,未来几周内可能进一步蔓延到其他国家,这是石油受到热捧的原因所在。
中国油价何去何从
尽管两地国际原油指标的走势背离对发达国家石油市场的影响并不显著,但对中国而言却恰恰相反。
根据中国2009年开始推行的新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规定,当包含北海布伦特、中东迪拜和印度尼西亚辛塔这三种国际基准原油的一篮子移动加权均价在22个工作日内变化超过4%时,发改委将考虑调整成品油价格。这意味着在当前布伦特油价高企的前提下,成品油应该进入“调价时刻”。
业内机构的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来自易贸资讯的数据显示,截至2月9日,三地原油的变化率已高达9.49%,“22天+4%”的理论条件早已满足。该机构的计算数据显示,国内油价应当上涨400-500元/吨。
“我们判断,国内成品油调价参照的三地油价中,布伦特原油权重更重,估计超过40%。”广东省油气商会油品部部长姚达明说。
但问题在于,与布伦特原油同为国际油价重要指标的WTI油价却在近期下跌,这使得国内成品油调价的舆论压力空前巨大:不少人甚至认为,WTI油价已经从几周前的90多美元下跌到85美元以下,国内油价非但不应该上涨,且应当下调。
不仅如此,由于现行的国内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还规定,当国际市场原油价格高于每桶80美元时,开始扣减加工利润率,直至按加工零利润计算成品油价格;高于每桶130美元时,按照兼顾生产者、消费者利益,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原则,采取适当财税政策保证成品油生产和供应,汽、柴油价格原则上不提或少提,因而,随着布伦特油价涨到100美元以上,在计算国内油价时还应当扣减加工利润率。
而在其他亚洲国家,各国政府已经纷纷开始针对高油价作出补贴安排。
据泰国《世界日报》报道,泰国总理阿披实近日表示,国家能源政策委员会批准延长维持柴油售价不超过每升30铢的措施,直至2011年4月份。泰国将从燃油基金中再拨出50亿铢补贴油价,加上此前批准的50亿铢,使用于维持柴油售价不超过每升30铢的资金达100亿铢。
两地价差或将缩小
事实上,造成目前国内成品油调价“骑虎难下”的一大背景正是两大国际原油期货指标走势背离。因此,考察油价前景的首要参考应是纽约与伦敦两地油价走势究竟会如何。
“这种油价背离的情况不会维持太久,迟早会并轨。”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教授昨天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纽约、伦敦两地油价背离以前也出现过,但价差的拉大一般不会持久的。
他认为,两地油价未来还是会相互靠拢,并最终可能在90美元左右并轨,“至于在90美元以上还是90美元以下则要看影响WTI与布伦特油价的各种因素中哪个更占优势。如果中东政局稳定了,则布伦特油价会往下走,否则就可能再度上行。”
而一旦再度上行,意味着国内成品油市场乃至整个实体经济都会面临更大的压力。对此,业内正高度警惕。国际能源署(IEA)近期就提醒,油价已进入“危险区间”,可能危及脆弱的全球经济复苏。
IEA首席经济学家毕罗尔(Fatih Birol)表示,“石油进口开支正威胁到经济复苏,这向石油消费国和产油国都发出了警告。 2011年油价可能导致2008年的金融危机重现。”
“石油出口国需要其客户拥有稳健的经济状况,但高油价迟早会让这些经济体陷入困境,这意味着进口石油的需求将会减少。”毕罗尔说。
IEA的一份分析报告显示,在截至2010年年底的一年内,经济合作组织(OECD)34个工业化成员国的石油进口成本激增2000亿美元,至7900亿美元。IEA认为,由此带来的收入损失相当于OECD成员国的GDP下降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