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马来西亚宝腾集团的莲花汽车宣布进军中国市场;在此之前,意大利的菲亚特已经通过广汽集团之手,在中国建设工厂,产品将于2012年上市;而印度人自去年开始就没闲着,接二连三与我国车企谈合作,希望把旗下的路虎汽车引进中国生产。再加上已经进入中国,眼下正在大把赚钱的德国、日本、美国、韩国和法国,我令人惊讶地发现:八国联军又来了。不过昔日八国联军中的英国、沙俄和奥匈帝国没来,换成了韩国、印度和马来西亚,不多不少,总数还是八个。如果说,当年引进德国与日本的汽车,是为了学习先进的技术,莲花与路虎这样日落西山的汽车品牌,对我们有什么价值呢?
当我写下这个标题的时候,身边有人疑问:莲花和路虎不是英国汽车吗,你怎么把它们弄到马来西亚和印度去了?我没那么大本事,弄不动,是英国人自己如同民国初年的八旗子弟一样,接二连三变卖家产,失去了几乎所有的汽车品牌。比如,宾利和劳斯莱斯在1988和1989年卖给了大众,大众在2003年把劳斯莱斯又转手给了宝马;路虎和捷豹曾被福特收购,在2008年又卖给了印度塔塔汽车公司;莲花在1996年被马来西亚宝腾集团收购;罗孚被倒卖了好几回,最终破产,被我国上汽集团收购;迷你在1994年卖给了宝马;阿斯顿马丁在1987年卖给了福特,10年后福特又把卖回了英国,这是目前英国人自己掌握的惟一的汽车品牌。
要说英国人造汽车的历史并不短,仅比德国晚了18年,可是,过于保守的英国人,在成本控制、生产管理、技术创新等问题上,跟不上主流市场的步伐,再加上英国政府对自主品牌实施的高关税保护政策,导致本国汽车丧失了竞争力,汽车工业如同昔日的大英帝国一样,日落西山。英国人也曾尝试过拯救,比如百年老店:罗孚,早在1977年就与本田合作,后来又全盘出售给宝马,希望借助轴心国的能力挽救大英帝国的汽车工业,可最终还是没有逃脱寿终正寝的命运。
陆虎越野车有过辉煌的昨天,揽胜 曾是贵族们青睐的对象。但汽车制造若想做大做强,就必须顺应市场主流,单凭贵族消费只能落个高贵的名声,带不来持续可增长的利润,更何况那些车身庞大、油耗惊人的SUV 与21世纪的世界潮流颇为不符。所以,发达国家的公众人物们,消费这种汽车时往往需小心谨慎,避免因此带来的负面影响,出席某些活动时甚至得换辆低排放的车子,使形象生辉。随着主顾日益稀缺,路虎只好四处求医,先是国内的3次并购,随后又投身本田,紧接着是卖身给宝马和福特,3家国际大公司都没能拯救成功,最终路虎在2008年归属了印度,成为塔塔汽车旗下的子品牌。印度人之所以敢于勇挑重担,原因之一是在汽车文化不成熟的地区,路虎尚存一线生机。比如,我国的煤老板和演艺圈,就是路虎最好的主顾,但这个圈子能有多大,能喂饱英国工人和印度老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