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员登录 | 企业会员注册 | 广告服务 | 关于酷车369 |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酷车369 >> 新闻资讯 >> 国内 >> 正文内容

北京29处桥区积水造成22处道路临时中断【3】

文章来源:     2011-06-25 09:27:38     编辑:安宁  
导读: 前日,北京全市有29处桥区或重点道路出现积滞水,造成交通临时中断的有22处。

  ■ 他山之石

  扩管道建水池 雨水变废为宝

  抵御降雨对城市的影响究竟有多难?什么样的方法能将降雨的影响减至最小?事实上,其他国家的城市如纽约和大阪,已经探索了很多年,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美国】 免费发放家用储水罐

  纽约是国际性大都市,该市除了履行必要的法律规定外,还有一些特色的应对城市内涝的管理方案。

  纽约市的排水基本标准是5年一遇的规模,个别重要地区是10年一遇。

  纽约会动用媒体和市民的力量来参与到城市排涝中来。今年4月,纽约市环保局向布鲁克林区、皇后区等地的市民,免费发放了1000多个居民家用的雨水收集储存罐。它不仅可以减少雨水进入下水道,还可以成为居民浇花的利用水源。

  纽约环保局还专门有一个为期10年的投资战略,用18亿美元改造该市的下水道等排水设施,建设新的排水口,增大城市内部的排水效果。

  【日本】 城市广建蓄水池

  日本政府在上世纪60年代初,就把城市防涝作为重要的课题,一是在城市地下广泛建立蓄水池,二是道路等市政设施的建筑材料,要有一定的透水性。

  步行于东京、大阪等大城市街头,能发现很多见缝插针式的小型公园、绿地和广场,有的只在两楼之间,有的在车行道中央。平时它们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在降雨时就发挥了集水和排水的功能。

  为了更好地收集雨水,这些绿地、广场和楼间空地的建筑方式,通常采用“沉降式”,比周围的地面低半米到1米左右。

  此外,在停车场、人行道等处,广泛采用透水性材料,使这些建筑平面具有防涝功能,遇到降雨可以迅速将雨水渗透到内层。

  【日本】 排水管道直径达12米

  除了加强蓄水和渗水之外,排水是应对城市内涝的当务之急。因此日本各个城市在发展中,都非常重视下水管道的建设。

  在大阪,直径最宽的下水道约12米,深埋在地下,几乎能应付任何类型的降雨。

  大阪的下水道主要是合流式下水道,即雨水和生活污水共用一个下水道。这种下水道虽然能减少投入,更快地进行排水处理,但一旦降雨量大,下水道的承受能力将成为问题,正因如此,未来大阪也计划推行分流式下水道。

关键字:北京 暴雨 
加入酷车369购车团,享最大团购优惠!
网友评论
我也来评论一下
更多商家活动
更多热点车型
更多试车视频
更多推荐新闻
更多论坛热点
更多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