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自主品牌市场下降的原因有:1、1.6升以下乘用车购置税优惠取消;2、车船税把优惠的排量从1.6升提高到2升;3、合资企业产品下压,使自主品牌A0级轿车和SUV的市场占有率大幅下降;4、合资企业产能近期提升,大量挤占自主品牌汽车市场;5、对自主品牌汽车的负面报道铺天盖地,贬低了自主品牌的形象;6、中国政府鼓励购买和使用小排量汽车的政策,至今没有实质的内容,造成1.3升以下乘用车市场萎缩;7、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低,崇洋迷外严重;8、国有大汽车集团搞自主品牌起步过晚,至今没有形成气候;9、近年来自主品牌汽车技术和质量进步极快,一些新车的技术质量已经超过某些合资企业的产品,但用户不知道;10、政府采购买自主品牌乘用车的比例低于10% ;11、未来政策走向对自主品牌产品不利因素多,如节能车标准和补贴的变化、鼓励“合资自主”品牌等。12、大城市的限牌政策使自主品牌率先受到挤压。13、产品大型化趋势成为市场主流,务实选择自主品牌小车群体减少。因此今后几年是内资汽车企业最艰苦和最关键时期!
贵阳限购的影响巨大
7月11日贵阳市政府公布了机动车的限牌规定,贵阳成为第二个摇号限购汽车的城市,贵阳作为西部经济最不发达省份的三线城市,其限购的导向意义巨大。三个月后贵阳限购令不取消,就会推倒“多米诺骨牌”,汽车限购令将在一、二、三线城市蔓延,严重影响政府形象和民心。上海限购汽车十多年,交通是越来越堵,这是因为在汽车保有量没有基本饱和之前,限购不能使保有量降低,而只是让汽车保有量增速放缓。在发达国家中,超过百万人口的城市大多数解决不了堵车问题,也没实施限购,可见限购是不科学的土政策。出台限购令的地方政府都承诺治堵,采取的措施最后都是越治越堵。限购的本质是抵制汽车改造社会,说明政府的观念与社会发展的潮流背道而驰。治堵的国际惯例是不断增大燃油税,迫使车主自觉限制用车频率来减缓堵车和节油,并可以调控汽车市场增速。
二手车市场应该彻底改革
在改革开放初期,有人给领导人洗脑说:走市场经济之路要培养经纪人。国家决定在刚起步的二手车市场上做试点。国外经纪人是依附于企业,只能做中介,不能搞经营。但当时二手车经销商极少,要做经纪人的极多,权宜之计就让“经纪人”进行工商登记,成立二手车经纪公司,结果他们却成为经营二手车主力军,而不是当中介,这种不正常现象一直延续到现在!而且在服务行业中的税费最优惠,年交易额1千多亿元的二手车市场,国家每年的税收仅有1亿多元,十多年来最少造就了几百个千万富翁。还出现过类似黑社会抢占地盘等问题,经过多年的整顿,虽然市场环境有改善,但是全部二手车交易国家几乎收不到增值税,最少每年损失20多亿元的税收,还使二手车的销售公司萎缩,因此国家的二手车市场政策应该彻底改革。
如果说当时是为了扶植个体户,那么现在他们已经有足够多的资金开办足够多的二手车销售公司,因此改革就应参照国际惯例,用二手车销售公司取代全部二手车经纪公司,经纪人仅可依附于二手车销售公司,从根本上消除二手车市场的乱象。并把二手车增值税的税率从2%恢复回到4%,这在服务行业中也是最低税率。第二项改革应是汽车主机厂实现的集团采购,置换下来的车辆如果卖给二手车销售公司免税,以增加二手车销售公司的车源,因为主机厂处理置换的二手车都是亏损的。第三项改革是参照国际惯例和国内房地产的政策,对于卖二手车的人,收取一定比例的经营税,由税务部门用专用发票开具,作为其他税费和取消汽车注册的基础依据。由于卖汽车不能有免税规定,税率应给一定的优惠。这是二手车市场政策改革最关键的三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