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员登录 | 企业会员注册 | 广告服务 | 关于酷车369 |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酷车369 >> 新闻资讯 >> 品牌 >> 正文内容

长安铃木与昌河铃木重组方案方案递交发改委【2】

文章来源:     2011-08-22 10:40:30     编辑:贝尔  
导读: 日前,《中国经营报》记者从长安汽车(000625.SZ)相关人士处独家获悉,长安铃木和昌河铃木的重组整合方案已经递交到国家发改委并等待审批,铃木在中国的发展将迎来全新的局面。

  迟来的收编

  铃木方面不松口,但整合却在推进,这背后其实也体现出了长安汽车方面的急切之情。

  2009年长安汽车整合昌河汽车之后几个月,长安汽车董事长徐留平曾主持召开了一次董事会,并对长安铃木和昌河铃木的整合进行了商议。但随后,长安汽车方面却发现铃木正在动其他的心思。按照长安汽车一位内部人士的说法:“铃木想借整合之机腾出一个合资名额,进而与其他中国车企建立新的合资公司(相关政策规定,一家外资汽车企业在中国只能有不超过两家合资企业)。”而据记者了解,铃木方面的确在2010年接触过很多长安汽车之外的中国车企,其中包括上汽、一汽等。针对铃木这一举措,长安汽车采取了反制行动,主动推迟了长安铃木与昌河铃木的整合进程。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长安汽车正在吞咽着“不整合”的苦果。由于中外双方摩擦不断,“两个铃木”最近两年几乎没有全新车型出现,而在具体销量方面,被母公司消极对待的昌河铃木2010年销量只有7万多辆,这一数字甚至只有合资公司上海大众该年销量的7%。

  逐渐的,长安汽车开始越来越多的遭受业内关于其整合进展缓慢的质疑,包括长安铃木和昌河铃木的整合缓慢,造成的长安汽车未来目标的实现困难。

  早在2009年,长安汽车便提出要在2010年进入国内汽车集团销量排名前三位的目标,但2010年长安汽车仅实现汽车销量237.5万辆,不仅没能进入前三名,与排在它前头的上汽、一汽和东风的销量差距还在扩大。在这一背景下,整合长安铃木和昌河铃木,从而让其重新恢复市场活力,似乎是长安汽车不得不做出的选择。

  新的纠结

  不过,一个值得注意的信息是,虽然长安铃木和昌河铃木已经正式启动了整合进程,但此前造成整合缓慢的“铃木准备借机在中国新增合资伙伴”一事,却始终没有确定的答案。

  “对这件事我们不清楚,你去问别人吧。”铃木(中国)一位相关负责人很不耐烦地挂断了记者的电话。很显然,要解决这个问题,长安汽车还要在不断担心的同时拿出更多的智慧。

  此外,在昌河铃木被长安铃木整合之后,如何确保昌河汽车自身的业务及行业地位,也将是长安汽车非常棘手的问题。

  “今年上半年,昌河汽车一共销售了8.1万辆汽车(其中包括5.54万辆昌河铃木的销量)。”昌河汽车总经理李黎告诉记者:“上半年销售数据不佳,主要是因为今年中国车市整体销售环境不好。”但一个更加值得关注的信息是,除去昌河铃木的销量,昌河汽车自主品牌今年上半年的销量只有2.56万辆,这一数字只是同期奇瑞销量的7.14%。

  因此,一旦昌河铃木从昌河汽车中剥离,势必会大大影响到后者未来在汽车行业的地位。换句话说,对于长安汽车而言,在整合昌河铃木的同时,现在也到了要对多年亏损的昌河汽车实行大刀阔斧改革的时候了。

  徐留平曾表示,昌河汽车的产品种类有限(只有福瑞达爱迪尔两个产品系列),将来,长安汽车将对其进行扩展,增加新产品的投入,“同时,长安汽车将从区域管理、渠道管理等层面着手,进一步提升昌河汽车的营销能力。”据悉,将来昌河的合肥基地将同时生产昌河品牌和长安品牌的车型,从而充分发挥协同效应。

  当然,长安汽车的策略还需时间检验,而用一直在为昌河汽车扭亏进行努力的李黎的话说,或许更具深意——“亏损了这么多年,要改变确实太难。”

关键字:铃木 长安 昌河 
加入酷车369购车团,享最大团购优惠!
网友评论
我也来评论一下
更多商家活动
更多热点车型
更多试车视频
更多推荐新闻
更多论坛热点
更多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