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员登录 | 企业会员注册 | 广告服务 | 关于酷车369 |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酷车369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 正文内容

车市七怪 本土企业纷纷“外逃”赚钱

文章来源:     2011-09-05 09:22:03     编辑:贝尔  
导读: 中国汽车市场已是年产销突破1800万辆的世界第一大市场,中国汽车应该回归到一个以小排量、小尺寸汽车为主的社会。

  加价成风、本土车企“外逃”

  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中国汽车市场已是年产销突破1800万辆的世界第一大市场,怪事自然也少不了。怪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回归和纠正。中国汽车回归到怎样的传统社会?应该是一个以小排量、小尺寸汽车为主的社会。

  一、电动车热+弯道超车

  去年的北京车展(微博),电动车“满街跑”。中国是这一轮“电动车热”的主角,原因有二,一是传统汽车落后太多,二是拥有全世界最多的稀土资源。“在电动车领域中国与国际处在同一起跑线”、“可以弯道超车”等言论被有意无意地炮制出来,并忽悠了一批又一批的人。事实上,谁也不敢保证电动车在短时间内能大规模量产,电动车受到的掣肘太多。

  点评:这一轮的“电动车热”依旧是一阵风,只是茶余饭后的谈资。

  二、“二线”变“一线”

  西边不亮东方亮。哈根达斯、吉野家、倩碧、Coach包……在国外它们只是二三线品牌。在中国却摇身一变,成一线品牌。汽车行业不乏这样的品牌,这里不一一点名,但可以留意一下进口车市场,不少以豪华自居的进口品牌,并没有什么底蕴,它们只是迎合了中国人“好大”、“偏爱进口车”的心理。

  点评:买奢侈品不是问题,但花了大价钱却买到在国外只是二线品牌的奢侈品,那就是很大的问题。

  三、加价

  加价20万,总开销超过200万,只是为了买一辆豪华SUV,这一美国和欧洲人没听过的事情,天天在中国上演。汽车理论上不会长期供应不求——不值得,也不应该,加价去购买——但国内仍是屡禁不止,要怪,只能怪中国富人实在太多,多到没地方花钱。

  点评:对于这一现象,或许能用句改编的老话来解释,“降价没好车,好车要加价”。

  四、“神车”在中国成配角

  “神车”指的是可以名留青史的重磅级好车,在全世界范围内,都获得一致认可,譬如雅阁凯美瑞。不过,某些神车在中国却是水土不服,不能在中国获得相对应的销量和地位,如思域马自达3雅力士飞度。在北美和欧洲,它们都是细分市场里的主流车型,甚至是王者。但在中国,却只是配角。

  点评:风水不好?汽车行业并无风水,更多的是营销出了问题,没有宣传好。

  五、本土车企外逃

  外国车企走进来,本土车企走出去。乍一听,似乎不错,但事实并非那么一回事。外国车企走进来,是在巩固本土车企的基础上完成的;本土车企走出去,是本土市场竞争力不足,长期在低端市场里挣扎,不得已之下才去外面找机会。

  点评:希望本土车企在海外市场能晋身一线品牌,再荣归故里。

  六、合资品牌抢东道主风头

  世界上年产销量超千万辆的汽车市场,通常是本土企业拥有最大的份额,唯独中国是个例外。日本本土整车厂在当地的市场份额达到96%;韩国达到95%。虽然预计五年之后,中国本土整车商的市场份额可以提高至34%,但这一数字仍然不高。谁在中国独领风骚?是以大众、通用、现代为首的合资品牌!

  点评:合资品牌用实际行动表明,强龙也可压地头蛇。

  七、政策干预市场

  萝卜加大棒,鼓励并打压,恩威并施,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但这正是中国汽车市场所面临的政策形势。北京限车,上海拍牌,广州治堵,油价高企,停车费上扬……有人算过一笔账,平均每公里的费用支出,开车比坐飞机还要贵。但硬币的另外一面,各大车企在相关部门支持下,上马新项目,开设新工厂。

  点评:放长线钓大鱼,买的永远没有卖的精。

关键字:中国车市  
加入酷车369购车团,享最大团购优惠!
网友评论
我也来评论一下
更多商家活动
更多热点车型
更多试车视频
更多推荐新闻
更多论坛热点
更多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