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模式是关键
在此次通过的《规划》中,并未提及达到这一目标所投入的政府资金。业内人士认为,这是防止有投机想法的企业钻政策空子。
国内一家自主品牌企业负责新能源汽车项目的人士告诉记者:“政府通过这个规划后,离地方政府的扶持等具体细则出台就不远了。”
对此,来自同济大学的一位不愿意署名的新能源汽车专家告诉记者,新能源汽车如果要实现产业化,就必须寻找到好的商业模式。政府要建立有利的市场机制引导,不能只是补贴给企业。电动车产业机制不建立起来,只要在产业化的过程中一个环节不赚钱,产业化就很难推下去。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副秘书长张进华透露,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示范城市主要有三种商业模式。一是整车销售模式,典型的是合肥;一种是租赁模式,包括电池租赁和车辆租赁两种,典型城市是杭州;第三种是融资租赁模式,金融公司购买电池,拥有产权,然后租给公交公司,公交公司享受政府补贴,这种模式主要集中在合肥和杭州的公交车上。
从企业方面来看,其实早从去年开始,大的企业集团就开始布局新能源汽车市场。
据记者了解,从去年开始,上海汽车就已明确其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线,瞄准汽车驱动电力化趋势,重点加快推进混合动力和电动汽车产业化,并推动燃料电池汽车研发升级和示范运行。按照计划,除目前已量产上市的荣威新750H ybrid混合动力轿车,今年节油率达50%的荣威550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和自主品牌纯电动轿车荣威E50,也将批量投产。
上海汽车执行副总裁陈志鑫向外宣布,“十二五”期间,上海汽车在已投入20亿元人民币的基础上,计划再投60亿元用于研发新能源汽车。“十二五”期末,上海汽车产销的新能源汽车,将占领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20%左右的市场份额。
上汽的纯电动汽车荣威E50将于今年10月份批量上市,并计划今年销售达1000辆。
不仅上海汽车,多家车企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的投入都堪称大手笔。其中,北汽集团2015年的新能源汽车产量目标定位在15万辆;广汽集团将“十二五”末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放大到20万辆;长安汽车则计划2014年实现产销15万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