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台的 《2012年度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选用车型目录 (征求意见稿)》并没有违反WTO规则。李毅中提到的“领导干部”通常意义上是指省部级以上领导,今后 “领导干部”的公务用车将选用国产品牌,备受国人期待红旗品牌有望在恢复生产后突围而出。
“中国公车采购目录符合WTO规则,目录中的公车为普通公务车,不包括领导干部公务车。普通公务车指的是1.8升以下、售价18万元以内的轿车,并不包括领导干部公务车,两者不是一个系统。”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信部原部长、中国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关于公车改革的这番表述立刻引起了坊间对于本次公车改革效果的质疑。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经过多方求证独家了解到,中国的公车采购目录的确并不受WTO的普惠原则限制,因此欧盟商会对中国2012年度公车采购目录的公开抗议并无制度依据,而大家普遍关心的 “领导干部”用车依然会选用自主品牌。
接近工信部的知情人士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李毅中提到的“领导干部”通常意义上是指省部级以上领导,今后“领导干部”的公务用车将选用国产品牌,备受国人期待红旗品牌有望在恢复生产后突围而出。
此外,自主品牌企业对于公车改革普遍持欢迎态度,多位汽车企业人士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均表示将继续保证产品品质,来满足公务车市场的采购需要。
欧盟无理抗议中国公车改革
2月24日,工信部发布《2012年度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选用车型目录 (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 “目录”),入围的25家车企、412款车型除了郑州日产和江铃汽车的少数几款车型外均为自主品牌,而昔日占据公务车市场大半壁江山的合资品牌及近两年崭露头角的合资自主品牌,全部被挡在了《目录》之外。
此前,欧盟商会对于中国2012年度公车采购目录大力扶持自主品牌车型提出了公开质疑和抗议。针对《目录》的最新政策指向,欧盟商会秘书长丁凯(DirkMoens)甚至公开发出警告称,欧洲国家向中国长城汽车和吉利汽车开放投资市场的情况可能将不再重演。欧洲商会将同会员一起评估中国公车改革带来的影响,并有可能正式敦促欧洲国家政府采取反制措施。
在中国汽车努力走向世界的时候,如被执行反制措施将损失惨重。近年来,中国车企进军欧洲成为普遍之举,吉利、长城、奇瑞在东欧、南欧的一些国家正式设厂并已投入生产。吉利汽车2010年收购沃尔沃汽车之后,又着手通过锰铜控股进入英国市场,并计划以纯网络销售方式在意大利销售汽车。长城汽车保加利亚工厂今年2月21日开业,成为中国车企在欧洲的首家正式工厂。可以预见,投资环境一旦生变,中国汽车损失的不仅仅是在当地的品牌信誉。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了解到,欧盟商会对中国公车改革的抗议毫无道理,中国出台的《目录》并没有违反WTO规则。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表示,德国、美国、日本这三大汽车国的政府用车也都是采取了采购本土品牌车型的方法,这种做法并不违背国际惯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