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员登录 | 企业会员注册 | 广告服务 | 关于酷车369 |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酷车369 >> 新闻资讯 >> 国内 >> 正文内容

福特汽车中国区换帅 保守战略成败未卜

文章来源:     2010-11-01 10:21:34     编辑:凯特  
导读: 沈英铨的离开标志着福特在中国业务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结点——继福特(中国)原董事长程美玮、福特(中国)原副总裁许国祯之后,沈英铨是福特在中国业务体系内的最后一位台湾籍高管,他的离任意味着福特大陆业务将正式完全褪去台湾化色彩。

“后会有期。”10月26日下午,长安福特马自达公司(以下简称长安福特总裁沈英铨给记者发来这样一条短信。在记者的追问下,沈英铨坦陈,他即将卸任长安福特总裁职务。

暂且抛开离任的原因不说,沈英铨的离开标志着福特在中国业务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结点——继福特(中国)原董事长程美玮、福特(中国)原副总裁许国祯之后,沈英铨是福特在中国业务体系内的最后一位台湾籍高管,他的离任意味着福特大陆业务将正式完全褪去台湾化色彩。

随后,记者从长安福特公司内部了解到,接替沈英铨职务的将是曾负责福特汽车小型车开发的全球业务总监马林·伯里乐(Marin Burela)。而新总裁的到来又将会给正在中国面临严峻挑战的长安福特带来怎样的变化?

沈英铨轨迹

“沈总(指沈英铨)属于正常退休!”10月26日,长安福特公关部经理曾建明告诉记者,沈英铨将会一直工作到12月31日,“在随后的几个月内,沈总还会按照正常的工作流程进行对长安福特的管理。”

于1950年出生于台湾台南的沈英铨,到2010年正好60岁。

在福特体系内工作期间,沈英铨经历了工程、技术、营销等多种岗位角色转换。2007年1月,他从台湾福特六和汽车公司总裁任上,调到长安福特担任总裁,并以其谦和的作风赢得了合作伙伴和长安福特内部人士的尊重和认可。长安福特原执行副总裁、现长安汽车集团副总裁邹文超,曾经与沈英铨搭档三年之久,期间,两人配合默契,使福特在中国顺利渡过了金融危机。

沈英铨担任长安福特总裁刚刚一年时间,就赶上了金融危机,而中国汽车市场当时也面临风险。然而,曾经在台湾福特六和期间应对过亚洲金融危机的沈英铨,却将这次危机视为长安福特在中国实现更大发展的转机。

2008年,沈英铨将福特在北美取得显著成效的质量控制流程体系应用到长安福特,并加强了在售后服务方面的建设。此外,沈英铨还对长安福特做出了大刀阔斧的营销策略改革——比如,他曾断然决定将上海、北京、广州几个大城市的经销商网络建设速度放慢,目的是防止网络发展泛滥导致经销商亏损;此外,在蒙迪欧销量增长缓慢的情况下,沈英铨制定了蒙迪欧主打公务车市场的营销策略。基于沈英铨这一系列的策略调整,长安福特在2009年实现了48%的销量增幅,2010年前三个季度,长安福特马自达的销量增幅依然保持两位数。

“我们感谢沈英铨这些年来为福特所做出的巨大贡献。”福特亚太及非洲区总裁韩瑞麒如是表示。

福特的轮换

对长安福特而言,沈英铨的离任也许仅仅是一次正常的管理层变动;但对福特而言,却标志着持续12年之久的由台湾籍高管在大陆担任福特公司中国业务重要职务的历史,正式宣告结束。

从1998年1月程美玮担任福特(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开始,许国祯和沈英铨相继从台湾来到大陆。到了2007年,程美玮的职务是福特(中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许国祯担任福特(中国)副总裁,而沈英铨则担任长安福特总裁。至此,这三人被汽车业界誉为福特在中国大陆业务的“台湾三人组”。

“台湾三人组”格局的形成,与台湾福特六和迅猛的发展速度有关。福特六和成立于1972年,是福特汽车公司和台湾六和集团成立的合资公司,成立之后,福特六和迅速发展成为台湾最大的汽车生产商,年销量占据了台湾汽车市场份额的五分之一。许国桢也曾对记者表示,台湾福特六和实际上成为了福特公司在全球的人才储备库,“福特经常把这里的人派到世界各地去,对于福特新开辟的中国大陆市场,这种借力表现得更加明显。”

 

加入酷车369购车团,享最大团购优惠!
网友评论
我也来评论一下
更多商家活动
更多热点车型
更多试车视频
更多推荐新闻
更多论坛热点
更多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