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良好的销售形势和乐观的销售预期下,依旧保持现有的产能并不明智。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底,一汽轿车产能仅为12万辆。对于想要做大的一汽集团而言,扩充产能已是企业发展规划中势在必行的一步。
10月初,一汽集团第二轿车工厂于长春建成并投入使用。在业内专家看来,新增的20万辆产能将明显改善一汽集团轿车长期产能不足的缺氧现状。由于一直采用共线生产,奔腾和马6出现了产能互相制约的现象。对此,一汽集团已明确表示两者将分线生产,马自达将于原工厂生产,而奔腾系列将于新工厂生产,实现分离。
但在专家看来,该工厂建成的意义远不止于此。正略钧策管理咨询顾问付百航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在车市整体热销的大背景下,一心想做大轿车项目的一汽集团显然不甘落后。独立分线生产将进一步加深一汽集团与马自达的现有合作。”
销量诱惑
降价一直被认为是拉升企业销量的一剂猛药,而这副药也确实在一汽集团轿车品牌上发挥了奇效。今年5月份,马6扬起了降价刊万元的旗帜,这令身为B级车、价格却逼近A级车的马6销量陡然上升。数据显示,降价前的马6一季度销量为17469辆,月均5823辆。而降价后的马6首月环比增长就达到38%。
马自达6的经销商也深刻体会到一汽集团实施这一举措所带来的好处。一位经销商向记者表示,马6自实行降价以来,销量得到了明显提升。而数据显示,5月份以来,马6月均销售超过8000辆。
但事实上,面对这样喜人的销售数字,一汽集团一样有自己的苦恼。截至9月底,一汽集团轿车第一工厂12万辆的年产能竟要同时分配给四款车型,分别为马6、马自达睿翼、奔腾B50和奔腾B70。这样平均算下来,一款车的产能分配不足4万辆。
单是对急于实现高增长的一汽马自达而言,这样的产能就无法让其满意。今年年初,一汽马自达公布了2010年销量目标为15万辆。对于2010年汽车市场,一汽马自达有着50%增量的销售预判。按照其销售规划,15万辆的销售目标包括进口车销售1.5万辆、国产车13.5万辆,其中马6实现销售8万辆、睿翼5万辆,而即将上市的马8也将贡献5000辆。
事实上,光就马6一款车型而言,由于受到产能制约,引发的订单积压、提车难、等待周期长的问题,已经让一汽集团遭受消费者埋怨。显而易见,仍旧依靠原有工厂的共线生产方式已无法满足一汽马自达发展壮大的需求。
于是在今年10月,一汽集团第二轿车工厂正式投产,这将打破一汽集团轿车目前所遇的产能瓶颈,同时改变奔腾、一汽马自达一直共线的生产模式。此后,一汽马自达将在原有第一工厂生产,拥有除南京外的第二个中国专属工厂。而奔腾品牌系列轿车将转至拥有20万辆产能的第二工厂生产。
据记者了解,目前新工厂一期产能为10万辆,并将在2012年实现新车年产20万辆整车的目标。
发展大计
2010年马自达在中国市场的计划销量是22万辆,其中一汽马自达13万辆,长安马自达9万辆。在专家看来,一汽集团第二轿车工厂落成投产远非企业一般意义上的扩充产能。“从马6中得到实惠的一汽集团显然并不满足于现在的成绩,也开始了更为激烈的扩张战略。在本次分线之后,马自达品牌在中国境内,将继南京工厂之后拥有第二个专属工厂,这对于一汽后续引进更多的马自达车型将形成很大的优势。”付百航认为,在车型引进速度决定企业成败的中国汽车市场,一汽无疑借此占有了先机。而事实上,通过本次分线而得以释放的马6产能,也将使一汽集团得以进一步抢占国内马自达市场的份额,增强与马自达合作的话语权。
事实上,一汽集团对于马自达的关注已日益加强。据了解,一汽马自达在年内将推出三款新车,两款全新车型分别是马自达5和马自达8,马自达5作为进口车有望在今年12月的广州车展期间上市。国产后的马自达8也计划于11月上市,定位于中高端MPV市场,而目前畅销的马6也将推出小改款。
更为关键的是,在建厂、降价、分线、扩产一系列动作的背后,一汽集团试图抢占甚至整合中级轿车市场的勃勃野心也暴露无遗。
“这次分线是一汽集团打造核心竞争力所实施的扩张战略的延续。”付百航认为,“一汽马自达在2010年开始用降价的老款马6冲击A级车市场,力图在新工厂投产之前占据市场更有利的位置。马自达在销售上获得的成功使一汽集团对A级高端市场的其他一众对手施加了强烈的冲击,另一方面其连锁效应也影响了中级车市场的整体价格定位和品牌布局。”
付百航同时表示,一汽集团马自达与奔腾生产分线说明了一汽集团对于中国市场有着极为乐观的预期。但实际上,一汽集团除了一汽马自达的销售数字可拿得出手外,并没有拥有太多可以与其他汽车集团销量比肩的轿车产品。对于均在快马加鞭的四大集团来说,仅靠一汽马自达的发展显然不足以实现一汽的发展大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