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员登录 | 企业会员注册 | 广告服务 | 关于酷车369 |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酷车369 >> 新闻资讯 >> 国内 >> 正文内容

政策/技术/市场 自主车企国际化的三重考验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     2011-10-24 11:14:04     编辑:贝尔  
导读: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9月,我国整车出口保持五成以上增长速度。中汽协预计,全年出口汽车有望达80万辆,超过2008年68万辆的历史最高纪录。在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产销国的时候,走向海外的时机已经到来。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9月,我国整车出口保持五成以上增长速度。中汽协预计,全年出口汽车有望达80万辆,超过2008年68万辆的历史最高纪录。在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产销国的时候,走向海外的时机已经到来。

  随着人民币对外升值与对内贬值的同步推进,尤其是货币供应量增长过快过大形成的对内贬值幅度大于对外升值,不仅刺激了中国人境外购物的欲望,也刺激了中国企业境外投资的冲动。

  相较过去贸易式的出口,近年来,我国主流车企已发展到大规模海外生产阶段,逐渐站上国际化的起点;但是,国际市场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决定了自主车企要面对的挑战远高于国内,政策风险、技术门槛、无序竞争和市场波动等因素让自主车企的国际化之旅面临巨大风险。

  走出中国,立足国际?自主车企们才刚刚启程。

  奇瑞国际化的两面

  10月13日,奇瑞汽车发布消息称,公司海外出口达到14590辆,同比增长38.1%,至此,前三季度奇瑞汽车累计出口已达122441辆,同比增长80.42%,提前完成全年12万辆的出口目标。奇瑞预计今年海外出口有望达到18万辆,今年海外销量创下历史新高已经毫无悬念。

  在10月举行的2011全球汽车论坛上,奇瑞汽车主管出口的副总经理陆建辉表示,奇瑞计划到2015年实现向欧洲出口。

  奇瑞从最初懵懂卖车到国外,到批量式贸易,再到有意识海外建厂推进出口,及至提出进军发达汽车市场计划,奇瑞被认为是“国际化”最好的企业,同时,因为与捷豹路虎合资计划即将敲定,奇瑞又被外媒看好为“下一个塔塔”。

  但是,这样一个广受看好的车企,仍然在国际化上栽了跟头。据外电报道,近日,来自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安全机构(A N C A P)的消息显示,奇瑞紧凑型SU V瑞虎在澳大利亚进行的正面补偿碰撞试验中,仅获得“零分”评级。但基于侧面碰撞最高分的情况,瑞虎还是勉强获得了“两星”的评价。这也是奇瑞继A 1在A N C A P碰撞测试中仅获三星之后又一次遭遇碰撞尴尬。

  受此影响,奇瑞汽车澳大利亚经销商A teco公司日前宣布召回出售的全部1664辆瑞虎,在此之前,奇瑞有3个车型在澳大利亚销售,计划实现5000辆的出口。

  无处不在的技术壁垒

  奇瑞的问题既有自身技术不过关的原因,也有部分原因在于对当地的法律法规不了解或者对当地碰撞测试的条款不熟悉。

  目前,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汽车市场都在不断提高汽车的安全和环保等准入标准,尤其是在欧美发达国家市场,越来越严格的技术和环保壁垒限制了国内企业进入。

  2005年,欧盟针对本土生产和进口的车辆,进一步提出“再使用、再循环和再回收”的认证要求———R R R指令。这意味着国产汽车要想打开欧洲市场,即汽车材料限制铅、汞、镉和六价铬的使用,并确保再使用和再利用率达到85%,再使用和再回收利用率达到95%。

  已经通过R R R认证的一家国内车企相关负责人表示,该认证是欧盟车型认证诸多项目中最复杂、最严格的一项认证,也是企业遇到困难最多、阻力最大的认证项目,整个认证过程费时、费事、耗力、耗钱。

  在尾气排放项目上,不仅要在欧4以上,欧盟从2012年开始实施汽车碳排放控制标准(120克/公里),并同时开始对销售的新车征收排放限额税。

  其他甚至还有空调测试这样的门槛。自2008年6月起,欧盟对所有安装空调系统且空调制冷剂“致暖因子”(G W P值)大于150的新认证车辆实施空调泄漏标准。其中装配单蒸发器的空调系统年泄漏率不得超过40克/年;装配双蒸发器的空调系统年泄漏率不得超过60克/年。

  诸多技术壁垒,国产车有一项不达标就会被拒之门外。据外电报道,去年由于出口车辆无法达到欧盟标准,华晨汽车已经停止出口欧洲市场的计划。

  难以预测的政策风险

  尽管欧盟等技术壁垒要求高,但并非不可突破;而对外出口面临的政策风险,则让企业防不胜防。近期,巴西突然宣布提高进口产品关税即是一个案例。

  今年以来,巴西市场一度是我国汽车出口增长最快的市场,但随着大量廉价的中国商品涌入巴西市场,已经使当地制造业经营者产生了抵触情绪;出于保护巴西经济利益的目的,巴西政府决定从今年9月16日起提高进口汽车税率多达30%。

  由于此前我国自主品牌在巴西实现本地化组装的并不多,巴西关税的突然变化,让向来以低价取胜的中国汽车成本大幅攀升,失去竞争力,由此不得不重新调整战略。记者了解到,为了应对巴西政府对车企的本土化要求,继奇瑞汽车投资建厂之后,江淮汽车和长城汽车都宣布在巴西投资建厂。

  由于投资建厂需要一个周期,可以预期中国汽车在巴西市场将面临与此前在俄罗斯市场同样的命运,即当地销量一落千丈。

  据了解,俄罗斯曾是中国汽车最大出口国,2007年中国汽车出口俄罗斯近5.7万辆。但随着中国汽车大量涌入,为了保护本国低迷的汽车生产,作为经济危机下的应急措施,俄罗斯从2008年12月起将原有25%的汽车进口关税提高至30%。

  随着俄罗斯关税不断上调,当年中国企业向俄罗斯出口的整车实际上只有区区数百辆,给中国汽车出口带来沉重打击。

  今年,中东和北非的动乱以及战事,一度对我国汽车出口产生不小影响。当时奇瑞一度叫停了在埃及的组装厂,华晨、吉利以及一汽等面向北非和中东的产品出口计划也暂时搁置。我国汽车出口长期依赖俄罗斯、巴西、中东和北非等非发达地区和新兴市场,一旦这些市场出现政局动荡或限制中国汽车的措施,汽车出口面临被动局面。

  海外并购频出“闹剧”

  车企国际化并不是单指汽车出口,通过海外并购“走出去”亦成为越来越受重视的一种国际化方式。

  很多自主品牌认为,通过跨国并购可以很好地解决自身的技术短板和市场瓶颈,不过,对于一些尚缺乏海外并购经验的整车厂而言,往往低估了并购整合这一课题的内在复杂性,从而在并购之初便埋下了隐忧。

关键字:自主车企  

加入酷车369购车团,享最大团购优惠!
网友评论
我也来评论一下
更多商家活动
更多热点车型
更多试车视频
更多推荐新闻
更多论坛热点
更多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