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员登录 | 企业会员注册 | 广告服务 | 关于酷车369 |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酷车369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 正文内容

自主品牌能否靠公务车“翻身”

文章来源: 北京晨报     2011-11-22 10:27:05     编辑:贝尔  
导读: 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持续下滑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面对《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办法》即将实施,自主车企能否借此“翻身”,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

  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持续下滑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面对《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办法》即将实施,自主车企能否借此“翻身”,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情况似乎很乐观。上汽推出的全新荣威750,得到了上海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已经作为公务员配车使用。此前,面对即将“解冻”的公车采购市场,广汽推出了1.8L传祺无疑也是瞄准了这块“大蛋糕”。广汽集团副总经理吴松也直言不讳地表达了对公车采购的渴望。与此同时,比亚迪、奇瑞、吉利、华晨等自主车企,也对公务车市场“摩拳擦掌”,瑞麟G6、远景、帝豪等车型的换代上市,不难看出自主品牌意欲何为。

  在“双18”标准(采购标准1.8升排量、18万元以内)的限制下,凯美瑞天籁迈腾帕萨特等经典车型遭到“当头一棒”,日系车型几乎无车可选,在排量上占有优势的德系车价格又太贵,合资品牌的B级车几乎全部出局,这对自主品牌无疑是大利好。

  但是,在新政面前,合资品牌绝对不会“坐以待毙”。从目前情况来看,速腾卡罗拉悦动明锐朗逸等紧凑级车型,有可能成为合资品牌“突破”公务车市场的利器。另外,合资车企为公务车市场量身定制B级车的可能性也不是没有,下探价格和排量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政策的支持,无疑是自主车企“翻身”的好机会,但是一味地求助于政策的支持,并不是长久之计。毕竟,与合资车企的同类产品相比,在动力总成、油耗、性能等关键指标上,自主品牌并不占优势,唯一拿得出手的只是价格而已。如果不能抓住这个合资品牌的“空白期”拉开差距,很有可能会再次沦陷公务车市场。

关键字:自主品牌 

加入酷车369购车团,享最大团购优惠!
网友评论
我也来评论一下
更多商家活动
更多热点车型
更多试车视频
更多推荐新闻
更多论坛热点
更多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