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圈也有很多有趣的内幕故事亟待见光,本报汽车周刊正要为您提供这样的一亩田地。
以下是一位从事自主品牌研发工作的工程师的口述:
我是一家自主品牌的汽车研发工程师。我很不好意思,这些个年头,我已经跳了三四家汽车企业了。你说竞业相斥、谨防商业机密泄露,可这些企业都接收我了。我甚至有点居高自傲、飞扬跋扈,但我心里有底,现在的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太需要我这样的人。
“天下车型一大抄”,现在真的是到了公开抄的地步,当然,说好听点就叫作“逆向开发”。比如,先选定一款丰田或其他公司的原型车,然后改前脸、前格栅、前大灯、前雾灯、前保险杠、后视镜、后大灯、后雾灯、后保险杠。这样,原车的样子就已经看不大出来了。
而底盘、发动机仓、整车匹配、内部空间(包括驾驶仓和座仓)等基本不变,座椅、空调的结构与布置,也基本不变,有时改一下中控台上的几个仪表盘样式,再改一下内饰。至于整车的布置、匹配、结构、空间都不变。
其实,所谓的数据,就是买到原型车后,在车上布满测量点,几乎每平方厘米都有一个测量点,然后进行扫描和激光测量,就能生成整车的外观数据。
即便是这样抄,很多工作都是外包给外面的设计公司的,比如改前脸、前灯、前保险杠等,都很少有我们自己公司做。
那动力匹配、发动机和变速箱怎么办呢?我们会在国内的多个发动机厂买到发动机后,先自己匹配一下,装进去做些试验,不行就请国外的公司做匹配和调校。
很多自主品牌厂商也有自己研发的发动机,有自己的发动机厂,先且不说性能如何、品质如何,反正拉着车跑是没问题的。
很多也是在国外买到了一定的知识产权和开发数据,再在这基础上,自主开发一些新款发动机,至于性能如何,肯定能跑没问题,在进步中呗,其他的就谈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