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员登录 | 企业会员注册 | 广告服务 | 关于酷车369 |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酷车369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 正文内容

结构性增长将成为龙年车市主基调

文章来源:甘肃日报      2012-01-31 08:46:30     编辑:贝尔  
导读: 2011年,于汽车行业而言,是极不寻常的一年。先是政策调整,从北京摇号上牌限购汽车开始,到节能补贴到期,都对车市带来利空影响,而后又出现节能惠民汽车油耗标准提升、公车改革、汽车三包听证等,中国车市再次凸显政策的影响力。

  春夏秋冬,花开花谢,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

  2011年,于汽车行业而言,是极不寻常的一年。先是政策调整,从北京摇号上牌限购汽车开始,到节能补贴到期,都对车市带来利空影响,而后又出现节能惠民汽车油耗标准提升、公车改革、汽车三包听证等,中国车市再次凸显政策的影响力。

  关于2011所有的期待与希望已成定局。2011年,国内车市增速放缓,然而1806万辆的销量数据依然让人振奋不已。从2008年的933.6万辆增加到1806万辆,两年时间接近翻番。自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原本以为“狼来了”的汽车产业却异军突起,10年间中国汽车产销位列全球第一,而今却来了一个急刹车,在经历了高歌猛进后,车市增速趋稳回调。

  过去的这一年,以中国汽车市场购置税优惠政策取消开始,以车船税调整而结束。两大税则的变化,都让豪车市场一如既往地火爆,而让小排量汽车由盛而衰。2012年,中国汽车市场又将呈现怎样的状态呢?不妨来预测一下:新车船税法实施、限购政策蔓延、校车安全标准出台、汽车产业西部转移、4S店集团化、新车总量下降……这些或将成为2012年中国车市的热点。

  2011车市与政策相伴

  2011年,中国车市所迈出的每一步都与政策或行业大事件密切关联。始于年初的小排量购置税优惠取消被认为是导致今年车市增速骤降的主要原因之一。事实上,今年车辆购置税优惠的取消本身对车市的影响是有限的,尤其是对至今仍保持高增长的大排量车而言。我们应该看到,对车市来说,2011年是一个转折点,在庞大的基数上,车市的增长更趋理性,有助于车市的健康发展。

  相比购置税优惠政策的取消,限购政策的出台几乎没有任何征兆。北京在2月份推出的汽车限购政策给市场带来了不小恐慌,汽车销售公司匆忙调整在京的销售策略,而同样面临拥堵问题的城市也传出将采取类似措施。这一举措打乱了一些企业的节奏,使得他们在制定与执行生产与销售策略时变得更加纠结。

  从2010年6月份开始实施的节能车补贴标准门槛提高——原来能享受3000元补贴的车型需要满足百公里油耗6.9升以及以下的标准变更为6.3升。至此,中国车市从2008年金融危机推出的系列刺激政策基本宣告终止。

  值得关注的是,2011年在整体车市增速骤降中,自主品牌成了市场份额下滑最快的阵营。自主品牌的失利表面看来是政策退出导致的直接后果,实际上自主品牌产品自身竞争力弱小才是主因。健康的市场不能一直依靠政策刺激来拉动,自主汽车工业也不能一直依靠政策来扶持。但市场与行业需要健康与持续发展,政策规范与引导必不可少,未来政府对自主品牌长期竞争力的培育将是政策制定的方向之一。

  除了前述的市场政策变化外,2011年政府积极推进汽车节能与环保技术的发展成为一大亮点,这些政策将有力地帮助汽车行业实现升级转型。市场繁荣与自主工业的国际竞争力,企业与消费者的利益,如何在高速发展的中国车市平衡好是一个非常难的命题,需要政府、企业、市场多方努力。

  汽车市场就在身边

  走过2011年,征战在中国车市的车企高层们大多可以松口气了。无论是一路高歌猛进,只恨产能不足的豪华车,还是在中档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占主力的入门级车型市场,都有着不错的销量。

  2011年的不平凡还在于,这一年,中国加入WTO刚满十年。这十年间,中国国民经济实现了腾飞,作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的汽车产业也在这十年内完成了超越式发展,中国汽车工业已形成了市场化、全球化的竞争格局,并跃居为世界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这十年,被誉为是车市的黄金时期。

  十年前,私家车还是“稀缺品”,购置汽车多以面包车为主。今天,私家车风行,商务大楼和小区的停车位都已成为紧俏资源。随着私家车的普及,人们的出行方式也有所变化。每逢周末或假期,举家驾车出游成为日益流行的休闲方式。入世十年,汽车业不仅为国人的交通出行提供了便利,还拓展了休闲与文化的疆域,提供了全新的汽车视角。

  然而,就在2011年,中国车市突然出现结构性调整,尤其是自主品牌销量全线下滑,让狂热中的人们清晰地看到: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由于受到技术创新、汽车社会病、能源、环境、交通等内外部环境的严重制约,其国际竞争力与汽车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中国人不仅适应了“四轮社会”,更已直面汽车繁荣带来的交通堵塞、停车困难等阵痛。

  在甘肃车市,各主流汽车企业纷纷对营销策略和模式进行了较大调整,普遍把营销区域下探到农村市场,加大了对承担农村市场开发重任的二三级城市经销商的指导和支持力度。从别克在嘉峪关市建立第一家4S店开始,现如今各大汽车品牌先后在二三级城市,乃至个别县区都建立了不同大小的汽车销售服务中心,二三级城市汽车市场遍地开花。

  以兰州为中心的汽车市场也正向着更加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圈子”也是越画越大,位置愈发集中,形成了以西北汽车城—大砂坪区域、南北滨河路沿线区域、东岗—均家滩区域、天泰汽配城—大滩区域和兰州新纪元汽车城为主的五大汽车商圈。

  同时,消费者日趋理性的消费观以及各汽车品牌激烈的竞争中,让汽车厂商深刻地认识到,面对甘肃汽车市场的巨大潜力,单一的产品销售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的多元化需求。要想在甘肃市场站住脚,不仅要从品牌影响和产品布局方面下功夫,更重要的是延伸服务能力,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务。任何存有侥幸心理的企业,要么经营惨谈,要么大浪淘沙,一去不复返。

  纵观2011年甘肃车市,依然取得了喜人成绩,这得益于除兰州以外的二三级市场的带动。同时,经过2010年、2011年连续两届兰州国际车展的举办,也让很多人看到展会在生活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对于2012年甘肃车市和兰州车展有了更多的期待。此外,本报汽车专刊作为甘肃最早介入汽车行业报道的专业版块,越来越多地受到全省读者的热捧。其中,为配合兰州国际车展,连续两年推出的《陇原购车指南》更是成为行业报道的典范。

  其实,关于2011年的车市,我们想说的远不止这些。公车改革出台“双18”政策;汽车三包实施条件已经初步具备;新能源汽车产业亟待规划;校车安全条例(征求意见稿)发布等。

  2012年车市将常态运行

  在经历了几年的疯狂增长之后,从2011年开始,中国的车市突然寂寥下来。一时间,人们有些不适应,甚至有些人对未来感到了迷茫,在跨越旧年进入新年之际,2012年车市的走势始终牵动着各厂家、经销商和投资人士的神经。那么,今年的市场是否会沿袭2011年的颓势,还是会稍稍上扬抑或突然火爆呢?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2010年的车市高速增长是绝对的“政策性”爆发,是一种透支的、不太健康的市场需求。而2010年以前的车市增长则是理性需求中夹杂不少人为干预。2011年紧急刹车的车市就像安全带突然收紧一般,但这也正是市场自我安全保护的一种正常反应!

  对于2012年的车市,专家表示,2011年车市增速下滑是短期现象,是政策退出和宏观调控的结果。2012年车市将恢复到常态运行,汽车市场西移和下沉是未来长期的趋势。中国汽车市场还处在增长期,没有达到饱和水平,呈现一种不稳定增长,中国汽车市场还受到宏观经济调控、国际经济动荡的影响,但2012年国家不会出台大力度、全局性的刺激或限制政策,因此车市增长将恢复到常态运行。

  事实上,2012年的中国车市依然具备强增长动力。在绝大多数城市仍以中青年人为消费主力的国内,汽车依然是尚需普及物品。二三线城市的人均汽车拥有量远远低于中等发达国家,而一线城市的汽车拥有者目前已进入二次换车时代,增长空间依然庞大可期。

  2011年初汽车鼓励政策的突然停止,让车市在没有适应的状态下,失速滑坡,但已经过一年调整的汽车市场已经自我恢复到一个理性的状态。在2012年宏观经济依然需要增长的大环境下,给予汽车产业的倾斜政策不会更多,但也不会更少。限制外资合资审批,调整新能源车方向,只会让汽车市场更为理性和走向良性运转。

  此外,今年国家将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这会为汽车市场的增长提供后盾。数据显示,2012年1月第一周的各汽车厂家销量高开高走,销量同比2011年初增长8%,环比2011年12月第一周增长80%。这是3年来车市首次出现的元旦开门红,消费者的新年开新车的心愿终于体现在市场热潮中,而汽车零售的实际同比增长超过50%。

  2011年已经成为过去。面对2012年,中国车市机遇与挑战并存,就让我们在短暂的休息之后,继续驶向新的征途。

关键字:结构性增长 车市 

加入酷车369购车团,享最大团购优惠!
网友评论
我也来评论一下
更多商家活动
更多热点车型
更多试车视频
更多推荐新闻
更多论坛热点
更多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