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减少车道
主要现象:道路行驶,由于故障、事故、施工、作业等原因,车道忽然减少的时候,很多驾驶者互不相让,个个奋勇当先,似乎全都有十万火急的事情需要处理。于是,一个死疙瘩形成了。
造成后果:死疙瘩形成容易,化解就得需要时间了,拥堵的时间反而会延长,十万火急的事情反而难以去处理。
正确做法:在减少车道的瓶颈处,各位驾驶者自觉地采用轮流制,一边一辆依次通过。
小建议:这条规则已经被写进了交通法规,目前需要的是有措施保证实施,对于违反游戏规则者,应该有处罚措施。比如对于加塞者,罚其靠边停车休息,30分钟后方准离去。
4、路口起步
路口变灯后 要尽快通过 提高通行效率
主要现象:也不知道是真着急还是假着急,路口红灯变绿,不慌不忙地挂上档、松开手刹,温柔地踏下油门,车子徐徐启动。这样还没等过去几辆车,绿灯又变红了。
造成后果:交通就是流动。该您走您就得快点,都这么慢吞吞的,四个现代化什么时候才能实现尚且不说,路口的车龙越来越长可是眼前就能瞧见的。
正确做法:跟你垂直的路口开始闪灯了,就可以踩离合挂档,你这边只要变了绿灯,松开手刹跟上油,车子很快就能驶过路口。
小建议:现在驾驶证考试增加了百米之内加减档,我看太有必要了,可以考虑再训练训练每位驾驶者的瞬间起步和眼观六路。交通协管员应该把行人骑车人控制住,不该他们走的时候,车道上就不该出现他们的身影。因为行人骑车人往往是影响路口通行能力的祸首,针对这个问题,能出台针对行人、骑车人违章的处罚措施并保障实施就是最好的事情了。
5、快慢车道
主要现象:我们的道路至今仍以车种分道,小汽车车道、混合车道、大型车车道。事实上,小汽车的动力性能虽然优越,但它的快慢最终取决于驾驶它的人。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明显慢于车流的小汽车,按照现行交通法规,它没有违章,但它给造成的拥堵更甚于超速的车辆。
造成后果:浪费道路资源,影响交通。
正确做法:您不打算把车开到80公里时速的时候,不妨就在最外侧车道里,别往里并线了。因为不是每个人都打算陪着您在道路上踱步、赏景。
小建议:道路不应再以车种划分(公交车道除外,公共汽车理应有专用道路)而应该以速度划分,比如,可以按80Km/h、60Km/h、40Km/h三种速度,分出三条车道。超速是违章行为,低速行驶同样属于违章行为,因为交通就是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