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人行横道
主要现象:很多道路都划了人行横道线,但这线有何用?你见过有几辆汽车能在线前主动停下以让行人安全通过?非但如此,偶尔遇到一位文明驾驶者停车礼让,后面的车便不是晃大灯,就是按喇叭,仿佛家里有病危者需要去救护。行人们也有很多无视人行横道的存在而任意穿行,有部分遵守规则的市民,见人行横道线不起作用也就不再重视它的存在。
造成后果:这种恶性循环的根本原因在于:一是多数人行横道线旁没有信号灯;二是交通法规对于人、车事故的处理有不公平的倾向,坚定了行人违章的信心。
正确做法:见到人行横道内有人,驾驶者就应该停下车,让行人先过。这在很多国家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了。可中国确实人多,有人担心这样做,汽车就停在那里别动了。所以不妨来个小的变通,如果你身后没有汽车,你的车速又比较高,就顺势一给油过去吧,如果身后有一大串汽车呢,就应该毫不犹豫地立即停车。
小建议:上策,尽可能多地建设过街天桥过街地道,实现人车分流。中策,人行横道都应设立信号灯。下策,弄个电子监控装置,谁不礼让行人,算违章,扣分罚款。还有,别再弄出什么伪善的“强势”“弱势”的弱智交通法规,助长行人骑车人无视安全的行为。该尊重人权的时候那些专家死哪去了?
7、无征兆的突然停车
主要现象:很多驾驶者都会遇到这样的经历:前面的车不知何时突然一脚刹车,停在行车道内,这种事发生概率最高的,是出租车,因为是有乘客拦截出租车。
造成后果:后车如果跟车距离近,反应慢一点,追尾是一定的了。
正确做法:只要不是不踩急刹车,就会追尾或撞人,就应该避免踩急刹车,为他人想想,一脚急刹下去,后面的车怎么办?出租车为了乘客上车而突然刹车就更是不对了。
小建议:交通管理部门是否可以考虑,此类事件导致追尾,责任由前车负全责。那样不会再有谁敢于冒此险,挨了撞还要赔钱给撞他的人。当然,这事的可操作性还需要做进一步研究,主要是如何界定的问题。
8、灯光使用
主要现象:1,不管道路照明设施有多好,远光灯永远亮着;2,不管有没有雾,前后雾灯伴随着大灯一直开着;3,进出有人值守的大门或进出狭窄的胡同,不懂得临时关闭大灯;4,并线、转弯或进出主路,不懂得事先打转向灯;5,正常行车无故开双闪灯。
造成后果:有事没事总开着远光,您的视线是好了,可对面的车呢,就不为迎面而来的驾驶者考虑考虑?前雾灯倒还影响不大,后雾灯就招人讨厌了,没雾的天气开着后雾灯,晃着后面的驾驶者,特难受。进出大门临时关大灯,这是起码的道德,对人家是一种尊重。并线转弯不开转向灯,离追尾刮蹭就不远了,名副其实地马路杀手。
正确做法:城市道路行驶,远光灯的作用其实很小,能不开尽量别开,遇见门卫等,最好把大灯临时关一会。在并线、转弯、进出主路,一定要提前打开转向灯,最少闪三下后,再打轮。双闪是为了紧急停车的时候预备的,不是特权灯,别拿双闪当警灯用,即使是多辆车编队行驶,也没有开启双闪灯的法律依据。把双闪灯当作特权灯使用的人,自我感觉可能还挺好,旁边懂行的人看了,就一个感觉:傻。
小建议:什么大灯增亮器等东西,就应该禁止销售,警察对行驶中的车辆,其灯光使用应有严格的规定、宣传及监督。政府、军队的负责人,管好你们手下的司机,让他们明白自己的身份,别老狐假虎威的,上了路就把双闪灯开个不停,替自己和这个政府挣足了骂名。
9、喇叭使用
主要现象:倒退十几年前,外地人很羡慕北京安静的城市道路,可现在呢,喇叭声连续不断,最近五年以来,北京开车按喇叭似乎成了一种时尚。我见过很多驾驶者,只要行驶前方有人有车,甭管人家碍没碍着他的事,喇叭声就永远不停。真叫一个闹。
造成后果:越是文明的国家,就越听不见喇叭声。做为驾驶者,应该从这三方面,找出自己按喇叭的原因,一是手太潮,对自己的驾车水平根本没有信心;二是不安全意识过于强烈,对路上的任何一辆车任何一个人都抱以不放心的思想;三是以我为尊的霸权思想,认为只要他走在这路上,别人就得回避退让,你要是没有这个意思,他就狂按喇叭不止;
正确做法:少按喇叭,最好不按喇叭。有人说,不按喇叭出事怎么办?其实,这是一个心态与技术相结合的问题。喇叭按多了,汽车与行人有时候比较对立,还容易引起逆反心理呢。至于车与车,更是没有按喇叭的必要了。我经常看到并线的时候,后车按喇叭,其实路权是全民拥有的,这路不是你一个人的,人家要并线近来,只要不是加塞、只要不是硬冲,后车稍微一收油或一个轻微的刹车,问题也就解决了。非按几下喇叭有什么用?
小建议:严格管理!80年代中末期,北京城市道路,只要按喇叭就会被处罚,那时候路上就比较安静,现在警察都不管了,喇叭声自然大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