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员登录 | 企业会员注册 | 广告服务 | 关于酷车369 |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酷车369 >> 新闻资讯 >> 国内 >> 正文内容

武汉首条城中高速引争议 规划部门回应

文章来源:     2011-06-09 10:20:29     编辑:安宁  
导读: 武汉市改造后的东湖路完全成了一条高速公路,掉头难、过街难、辅道太窄……近期,不少读者质疑新的东湖路设计不合理。日前,武汉市城市规划设计院交通市政所负责人接受记者专访释疑。

  武汉市改造后的东湖路完全成了一条高速公路,掉头难、过街难、辅道太窄……近期,不少读者质疑新的东湖路设计不合理。日前,武汉市城市规划设计院交通市政所负责人接受记者专访释疑。

  掉头之难

  “从东湖宾馆大门到梨园广场,没有一个掉头的位子,到沿线单位办事太麻烦。”网友wh-bingo发帖质疑,不在中央隔离墩开口子,非要多走几里路绕弯,人为加大东湖路的车流量,东湖路设计是否人为制造出行难?

  【回应】相比以前的东湖路,新的东湖路掉头确实没那么随意。交通市政所介绍,此前,东湖路中设双黄线,在部分单位和小区门口设虚黄线,允许车辆掉头。此外,因路中未进行隔离,不少车辆图方便在双黄线违规掉头。

  改造后的东湖路则在路中设全封闭的中央隔离墩,仅在梨园和东湖宾馆门前设2处掉头处。交通市政所解释,东湖路是依据其定位确定的规划设计。东湖路是武汉大道和二环线的共有道路,它具有城市快速路和主干道的双重功能。武汉道路系统中快速路十分欠缺。东湖路自身条件较好,改造成快速路后对提升武昌地区交通功能作用巨大。城市快速路的设计时速是60公里—80公里,东湖路的时速是60公里,因车速很快,按照规范必须设置全封闭中央隔离防撞墩。“东湖路沿线在梨园、黄鹂路、东湖宾馆共有3个掉头处,从设计上看能满足掉头需求,但因施工问题,目前东湖路掉头集中在两端,致使东湖路掉头不太方便。”交通市政所介绍,待黄鹂路地下通道的两侧工程完工后,“掉头难”将得到缓解。

  堵车之忧

  “黄鹂路辅道只是单向两车道,但公交车和沿线单位车辆,甚至非机动车都挤在上面,以后会不会经常堵车?”不少读者对东湖路的交通功能分布提出担忧。

  昨日记者在东湖路上看到,在东湖路东侧,因沿线单位和小区较少,车流量也少,辅道较为畅通。在东湖路西侧,因单位和小区众多,进出车辆和公交车容易形成干扰。在一些单位门前,不少车辆直接停放在辅道上,占用一股车道,导致车辆在此汇集,造成短时滞留。

  “辅道上只有两车道,车辆随意停放,公交车‘体量’又大,万一有个擦碰事故,这条路就很容易堵死。”家住东亭花园小区的郑先生认为,如果在主线上设公交专用道,辅道就不容易堵车了。

  【回应】东湖路的交通功能分布是经过慎重考虑的。交通市政所介绍,通过对车流量的分析和道路设计规范、安全等综合考虑,东湖路的主线承担长距离出行,辅道承担沿线到达需求。

  东湖路南接水果湖、街道口、雄楚大街等区域,北连汉口、长江二桥、徐东大街区域,区间交通流量大,两侧到达车流量相对较小。东湖路西侧虽然单位、小区较多,但沿线门面很少。从车道分布来看,改造前的东湖路是双向4车道,局部6车道。改造后,辅道也是双向4车道,对沿线单位和小区而言,车道数并没有减少。而主线的双向6车道相当于“多出来的”,且分流走直行车流,因此辅道应该可以满足出行需要。

  此外,东湖路主线上设公交专用道不可行。因为东湖路设计时速60公里,而公交车时速普遍在20公里-30公里,公交车走主线容易干扰主线车辆通行,影响交通安全。对辅道上的随意停放车辆问题,交通市政所认为,交管部门需加强管理,尽量避免人为堵点。

  过街之困

  “东湖路中间全部封闭了,行人、非机动车过街很不方便。”在东湖路上,行人横穿马路的现象很常见,这让不少人十分担忧。

  【回应】“从设计和施工进展来看,行人过街的问题已经不再困难。”交通市政所介绍,东湖路上设计了6条地下人行通道,分别位于蔡家嘴、省考试院、省美术馆、楚天传媒大厦、翠柳街、知音传媒集团附近。目前,这些通道已基本完工,行人已经可以走地下通道过街。

  作为武汉首条“城中高速”,东湖路将改变司机和行人的出行习惯。交通市政所表示,行人或司机都应以走“高速公路”的心态通行东湖路,行人须摈弃以往“岔着”过马路的陋习,就近选择地下通道通行;司机需改变以往到门口再转弯的习惯,根据提示牌提早选择“出口”,以免走冤枉路。

关键字:武汉 城中高速 
加入酷车369购车团,享最大团购优惠!
网友评论
我也来评论一下
更多商家活动
更多热点车型
更多试车视频
更多推荐新闻
更多论坛热点
更多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