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员登录 | 企业会员注册 | 广告服务 | 关于酷车369 |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酷车369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 正文内容

2010年自主品牌汽车发展路线七大关键词【2】

文章来源:     2011-01-26 10:45:06     编辑:凯特  
导读: 十年前,当中国的自主品牌还需要为准生证而东奔西走的时候,无论是谁也没有想到这些品牌能够在十年间发展成为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重量级企业,并突破了传统意义上“三大三小”的传统格局。

 

 

新能源

如果说,先前引领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发展的企业是吉利和奇瑞两家的话,如今的现实是,作为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发展的标志性企业之一,比亚迪已经后来居上。当然,其法宝除了不断攀升的产销数字之外,最重要的还是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上的突破和领先。

正是因为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上的不断突破,其得到了巴菲特的格外青睐。这也让比亚迪的老板王传福产生了宣传的灵感,在比亚迪下调产销目标而陷于口水之中时,他让巴菲特和比尔盖茨两个传奇人物出现在了北京M6的上市现场,引发了空前的媒体关注。而比亚迪集团在无数次宣传时,也更多的让人关注其电动车技术。

尽管电动车距离大规模商业化还为时过早,但这并不影响王传福将电动车开到巴菲特的股东大会上。此后,比亚迪就开始谋划电动车敲开美国市场之举。

2010年年初,比亚迪宣布了在洛杉矶设立北美总部的消息,并且还将宣布在北美兴建生产线的计划。届时北美新工厂面积将超过100万平方英尺,并将创造数百个工作岗位。

如果比亚迪凭借着自身在电动车方面的优势能够成功打开美国电动车市场的话,那么这将成为中国第一家登陆美国并生产销售电动车的自主品牌车企。有了巴菲特的光环,加上中国低成本的市场,再加上比亚迪一派自我研发的“拼命三郎”劲,或许比亚迪真能成为首个进入美国市场的中国自主汽车品牌。当然,除了试图努力挤进美国市场之外,在2010年,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与戴姆勒股份公司正式签署合同,在中国成立深圳比亚迪-戴姆勒新技术有限公司,双方各占一半股权,合资公司的注册资本为6亿元,用于合作开发新能源汽车。

不得不承认,无论外界关于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战略的质疑声有多么的强烈,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无论是在产品的实质性开发,还是在未来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的布局上,比亚迪确实走在了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比亚迪新能源前列。

花钱与找钱

在资本为王的时代,对于资金密集型的汽车企业来说,花钱与找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不过,各自的心态却各有不同。

眼下对于已经借壳上市的广汽来说,钱显然已经不成为问题,如何将钱花掉才是一个问题,广汽选择用钱来扩张。此前,按照已经披露出来的计划,在2010年年末才最终敲定广汽与三菱的全面合资,走了一条颇为复杂的道路。双方签署的备忘录显示,广汽股份拟通过吸收合并、要约收购或其他合适方式使广汽长丰从上证交易所退市,长丰集团和三菱汽车都会将所持广汽长丰的股份转让给广汽集团。之后,广汽集团再利用广汽长丰的现有资源平台,与三菱汽车组建股份对等的新合资公司。

有媒体评论指出:作为A股上市公司的广汽长丰,将以这样的方式谢幕,在中国汽车行业尚属首例。而除了形式上的特殊性之外,广汽长丰还拥有接近35%社会流通股份,根据摩根大通的预计,广汽集团想要全面收购为此将支付近50亿资金。

这不是一笔小数目,但是从控股长丰、吉奥,再到合资菲亚特和如今的三菱,手握140亿流动资金的广汽集团,显然正在为跻身第一军团、实现“十二五”规划的产销目标而急速扩张。

还是在2010年年末时节,为上市整整纠结了三年的力帆汽车正式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而这也是今年第二次汽车上市案例。实际通过网上网下发行后,力帆股份共发行2亿股,发行价敲定为14.5元,力帆此次实际募集资金已达29亿元。当日,力帆大涨23.24%。

从2007年开始,力帆集团便筹备上市,并为此专门成立了力帆股份。在经历了三年的努力之后,今年10月中旬,力帆股份IPO获得国家相关部门的批准。

事实上,从2005年开始涉足汽车行业开始,力帆汽车便一直面临着资金的瓶颈。“做汽车之前钱怎么也花不完,但做汽车之后却是钱不够花。”力帆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尹明善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如此感慨。

知情人士透露说,乘用车和摩托车产能的扩充和两项动力总成基地的建设已成为力帆发展的当务之急,但却一直面临资金困难,此次力帆顺利上市有望缓解这一难题。这个说法与力帆相关负责人的介绍基本一致,按照力帆的说法,力帆此次募集资金将用于三大项目,一是乘用车基地二期项目建设,二是摩托车生产基地建设,另外就是20万台汽油发动机和100万台通用汽油机的动力基地项目建设。特别是乘用基地建设,在力帆原计划14.8亿元的募集资金中,有超过8亿元用于汽车乘用车基地的建设。同样因为资金而捉襟见肘的还有祁玉民,这位华晨汽车

的掌门人因为资金链的绷紧而紧张了好几年,也正是因为资金上的难题,让原本擅长资本运作的华晨汽车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一直被传其是一汽集团的主要兼并对象之一。

虽然在2010年的9月,一笔总金额为20亿元的短期融资券发售计,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华晨汽车集团面临的资金压力,但在中华汽车依然亏损的现实面前,祁玉民领导下的华晨,依然将为找钱发愁。

加入酷车369购车团,享最大团购优惠!
网友评论
我也来评论一下
更多商家活动
更多热点车型
更多试车视频
更多推荐新闻
更多论坛热点
更多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