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今年以来自主品牌普遍陷入低谷,国内本土企业开始抱怨一系列政策的负面影响。
本报独家获得一份内部会议记录显示,中汽协近期组织了的包括上汽、一汽、东风、长安、奇瑞、比亚迪、力帆等国内十余家自主品牌高层代表,聚首北京,集体呼吁政府能在政策和市场上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
不过,据本报消息,这一呼吁目前为止,还未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直接回应。
市场三大难题中汽协统计显示:7月份,乘用车自主品牌共销售36.5万辆,环比下降18%,同比下降3%,其市场占有率降为36%,跌至近年来的最低水平。而今年上半年,多家自主品牌的领军企业,都没有完成上半年预期目标。
今年前七个月,自主品牌轿车、SUV、MPV增长速度均低于乘用车总体水平,而从单个企业看,除广本外,合资品牌销售同比均高于自主品牌,奇瑞、比亚迪更是出现负增长。
自主品牌会议上,代表普遍认为,目前自主品牌面临的市场挑战主要有几大主客观原因:一是乘用车市场用户消费结构升级,市场朝高端化发展,而由于历史的原因,自主品牌在中高端车型中所占比例很少,自主品牌76%都是8万以下低价格车型,使自主品牌企业错失消费结构升级的机遇;二是目前自主品牌企业的产品仍以老产品为主,新产品普遍乏力,在总结了所有的自主品牌产品后发现,目前自主品牌产品仅8款是2010年至2011年之间上市的,其他超过30款产品都是在2010年之前上市的,面临产品老化问题。三是合资企业的产品不断下探,已大量抢占了自主品牌传统市场。如上海通用新赛欧已经下探到5.68万-7.93万元人民币,而老赛欧此前的价格是6.88万-8.68万;广本雅力士的新款价格为8.7万-10.68万元人民币,而09款9.2万-12.56万。合资品牌产品价格不断下探,渗透到A级、A0级市场,影响了A0级甚至A00级自主品牌汽车的市场份额。
此外,近年来随着汽车使用环境恶化,油价上涨、停车难、堵车等因素,这些因素最直接影响到的是本来就处于低端的自主品牌领域。
政策成多重桎梏在国外,特别是在汽车工业还处于发展期的国家,政府一般会制订一些政策来保护自己本国的汽车工业,如俄罗斯,即便入世,仍制订了非关税措施保护本国汽车工业,使外来者很难在俄罗斯取得成功。
然而,自主品牌企业普遍认为,我国目前制订的很多宏观政策的调整政策实际上反而使自主品牌企业处于不利的竞争状态。
“鼓励合资企业生产自主品牌车型,所谓的合资自主,实际上就是对自主品牌企业最大的伤害。”某自主品牌厂家与会人员认为,现在自主品牌企业最大的劲敌就是合资企业的低端车型,合资企业完全可以将淘汰的车型来做低成本的合资自主品牌车型,使自主品牌面临的竞争更加惨烈。
“政府应区别对待自主品牌与合资自主。”会议上,有与会代表提出,合资自主用老旧车型改成新车型,把落后技术拿出来变成合资自主,实际上已经违背了初衷;而从实际操作上看,一些合资企业推出合资自主品牌仅仅是为了扩充产能同时享受国家政策;而随着合资公司采用低端、落后车型拼价格拼市场,抢占二三线市场,自主品牌有全军覆没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