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员登录 | 企业会员注册 | 广告服务 | 关于酷车369 |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酷车369 >> 新闻资讯 >> 国内 >> 正文内容

第三季度财报出炉 欧系大赚本土厂商大赔【4】

文章来源:酷车369     2011-11-09 10:02:13     编辑:贝尔  
导读: 第三季度,本土汽车厂商净利润大幅下滑,多数厂商下滑幅度超50%,向来规模宏大、经济雄厚的主流厂商--长安汽车、一汽汽车等甚至已经出现亏损。而综观跨国厂商的盈利情况,相比本土厂商而言,总体要好得多,但具体而言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跨国厂商中欧企可谓赚得钵满盆溢,日企却亏损不少。

  暂时的亏损并不可怕

  随着第三季度财务报告的披露,本土汽车厂商又被推到了风口浪尖。高成本、高借贷、低收入、低盈利……这些帽子似乎全扣在了头上。这让人感到伤心、悲哀的同时,又不禁疑惑:作为中国经济支柱的本土汽车厂商,在经历前几年的成长壮大后,今年怎么如此脆弱?

  有媒体大骂本土汽车厂商,说眼下的这一切都是由其盲目扩产、疯狂投资、过分依赖合资伙伴利润分成等自己原因造成的。笔者举双手反对。确实有个别存在盲目扩张、疯狂投资等非理性行为,但不能以偏盖全。因为,目前大多数本土汽车厂商日子不好过,是与目前的大环境忧戚相关。

  一、销量下滑。至笔者截稿时止,有关今年10月份国内汽车产销数据暂未公布,但根据中国汽车协会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9月,汽车累计产销1346.12万辆和1363.3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75%和3.62%,此数据远远低于2010年36%的同比产销增幅。依靠销售汽车过日子的本土汽车厂商,当销量增速出现大幅下滑时,必然带来利润的下降。

  二、刺激政策退出。2009年开始实施的1.6L及以下小排量车购置税优惠政策,对本土厂商的销售拉动非常大,而合资品牌的受益相对较小。当这项刺激政策在2011年退出以后,的盈利仍没有从“政策驱动型”过渡到“内在自主增长型”的方式,销售必将大幅下滑。

  三、人民币升值。人民币升值对本土厂商是灾难,对合资品牌却是福音。毕竟合资品牌进口零部件因为汇率而大幅降低进口成本,换来的就是利润。本土厂商出口产品,汇率提升导致出口价格的降低,挤压的就是利润。

  四、存贷款利率上升。存贷款利率上升对合资企业来说是件喜事,由于合资企业拥有巨额的利润,而且有良好的流动资金,因此利率上升对合资企业来说,其太多的利润积累都是闲钱,利息上涨带来财务成本的大幅下降,甚至财务成本为负。本土厂商则不同,长期投资带来的贷款利率压力很大,成本直线上升。

  五、人工成本上升。近来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主要是农民工和低端劳动群体成本上升。但与此同时,合资企业的产能利用率远超100%,血汗工厂的超额利润也是很高。因此,面对人工成本的上升,合资企业的劳动成本压力很小,而本土厂商的压 力更大一些。

  六、技术提升的投入。合资品牌的技术从跨国集团直接引进,而本土厂商在近两年的研发投入增加很大,此次的首期节能车补贴中,本土厂商小排量车表现突出,其背后的研发和发动机等核心零部件的高投入显示效果,而这样的研发高投入是对利润的巨大影响。

  所以,在找到问题症结之所在后,笔者认为不应过分去“责难”本土厂商,本土厂商目前的困境或许只是短暂的,对于暂时的亏损并不可怕,可怕的从此一直亏损下去。

  眼下,本土厂商的当务之急是:在当前严峻的市场局势中,尽快寻求适合自身发展的合理路径。


加入酷车369购车团,享最大团购优惠!
网友评论
我也来评论一下
更多商家活动
更多热点车型
更多试车视频
更多推荐新闻
更多论坛热点
更多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