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政策、缺人才、缺技术、缺资金、缺管理一个汽车企业的经验和方法。管理者李书福在各种制约当中把吉利带入全球汽车业竞争之中。
并购沃尔沃汽车公司并平稳运营一年之后,在汽车行业内有着草根形象的企业家李书福看来有资格松下一口气,回头看看自己过去20年所取得的成绩了。
他只是需要一个合适的场合。
10月的一天,李书福带着他那一半中国人一半老外组成的国际化团队,坐在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的演播大厅里忆苦思甜,大讲国际并购与跨国企业管理之道。面对主持人带着点调侃的提问,他应对自如,侃侃而谈,俨然一副智珠在握的架势。尤其当他谈起中国传统文化、多元价值观甚至人类共同发展目标时,很难相信这是那位曾说过汽车就是“两排沙发加四个轮子”的人。“我有一个梦想。我老是有不同的梦想。”他在采访结尾的时候忍不住笑了起来,“这是新的梦想。创造一个全球性的企业文化,全球型本土化企业。沃尔沃不是我的,李书福要这个东西干什么?沃尔沃属于全人类。”
全人类要沃尔沃干吗?这番话显然没能打动所有人,质疑很快就来了。
就在这次气氛愉快的访谈结束后一个月,吉利突然爆出因巨额负债而被高利贷勒紧脖子的负面消息—高达710.7亿元的总负债,73.5%的资产负债率。发出报道的《证券市场周刊》称:“资金紧张的吉利集团正在密洽海内外私募机构,因为收购沃尔沃时吉利通过高盛向海外发行了高息债券,它需要再度募资还债。”
李书福跟他的高管团队肯定气疯了。
他们不惜使出企业与媒体打交道时最尴尬的手段,给那家媒体和作者发去了律师函。协助吉利海外并购的高盛也站出来替吉利说话。问题最关键的一点是,债务和负债不是一回事,吉利的负债中大部分是应付账款和运营负债,需要付利息的银行贷款比例处于合理范围。在香港上市的吉利汽车的财报表明,公司的现金转换周期为负50天,这意味着吉利依靠经销商和供应商的钱就可以维持运转。《证券市场周刊》后来不得不刊登“报道严重失实”的致歉声明。
尽管吉利在这次质疑风波中大获全胜,但李书福缺钱的传闻似乎很容易被轻信,因为这才是人们印象中的那个吉利—一家在销售了1万辆汽车后才获得正式轿车生产许可证的,汽车业的蚂蚁公司。过去20年,李书福从经营一家极小的农村照相馆开始,慢慢建立起中国最大的民营汽车公司,其间还干过从冲印照片的显影液里提炼银,组装冰箱和摩托车、生产建材等生意。缺钱、缺人、缺技术的日子他再熟悉不过了。
现在吉利汽车已经今非昔比,不再是当初那个靠扳手和锤子造车的作坊式民营企业了。公司花了14年时间在国内建立起了6个整车制造基地,每年能生产60万辆汽车(去年销售了41.6万辆)。它先后收购了英国锰铜汽车公司、澳大利亚DSI自动变速器公司和在福特控制下不断衰退的豪华汽车品牌沃尔沃。今年上半年吉利和沃尔沃的营业额总计达到700亿元,税前利润将近24亿元,比去年同期都有明显提升。
但吉利还是一家因先天不足而始终处于饥饿状态的公司,收购三家海外公司对改善这一情况也毫无帮助,甚至还会加剧种种猜疑。去年3月份,李书福在吉利成功收购沃尔沃的发布会上已经遇到过这种情况。当时刚从瑞典飞回北京的李书福带着一身疲惫、略微的急躁和一丝兴奋,向现场一百多位记者解释资金来源。
没有外界的帮助吉利肯定无法吃下体量是自己数倍的沃尔沃,但吉利也不像大家想像的那么穷。18亿美元收购资金和预计9亿美元后续投入中,吉利从中国和海外各募集到一半资金,吉利自己拿了大约25%,其它的出资方包括财团、投资银行、地方政府以及国内主权银行,这些钱来自中国、美国、欧洲和中国香港。
“买沃尔沃轿车公司不是有钱就能买得到的,也不是没有钱或者钱少就买不来。所以钱不重要。”李书福当时说。
是沃尔沃品牌让吉利的资金情况一下子受到关注,但对比吉利以往遇到的资金困扰,这还远远谈不上生死攸关。实际情况跟李书福说的很像,收购沃尔沃不是钱的问题,而且收购不成也没有大的损失。可是在2000年那会儿,拿不出15亿元,李书福就别想干汽车了。
李书福基本上是脑袋一热就扎入汽车行业。要造汽车,他的钱太少。政府要求的最低投资门槛是15亿元。奇瑞15万辆整车的生产能力总投资42.52亿元;上海通用总投资将近126亿元。李书福造车的钱是从其经营的建材厂和摩托车厂抽出来的,这两个工厂还要继续维持运转,当时外界推测吉利能够拿出来的资金满打满算也就一个亿左右。要买土地、建厂房、买生产线、模具等等,1亿元要造汽车简直是杯水车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