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员登录 | 企业会员注册 | 广告服务 | 关于酷车369 |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酷车369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 正文内容

中国的用车阵痛

文章来源:     2009-11-05 08:40:38     编辑:酷车369  
导读:

东方早报11月5日报道 中国车市的潜力已经被全球所公认,有调查数据显示,美国汽车千人保有量超过600辆,家庭购车往往出于换车的目的;而中国正处于汽车进入家庭的起步阶段,千人保有量仅30辆,绝大部分购车需求都是首次购置。中国的千人汽车保有量只有美国的二十分之一,所以相较而言,中国汽车消费需求更为刚性。从无到有,中国家庭对汽车的渴求就如同电视、手机一样,加上车价多年下调之后紧凑级车型价格已经接近欧美这类成熟市场,中国购车者生力军的数量令人咋舌。巨大的购车需求酝酿出了巨大的市场,但快速爆发的市场也同样给中国道路、环境乃至车主带来了诸多难题。

在中国,如果你呆在了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那么你的用车体验想必会是快乐并“痛”着。繁重的交通压力,几乎能令人喘不过气来,像上海朝九晚五前后的两小时内,市区道路交通只能用龟速来形容。不少车友反映,城市路网建设滞后,交通拥塞,城市道路质量低下,交通管理能力差,已很多大型城市的“通病”。在特大型城市里,交通拥塞、效率低下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社会经济问题,有车走不了,有车没处停,都是当下国内车主之痛。

而除了交通问题之外,环境污染也成为了私家车发展的严重“副作用”。据了解,目前大气污染中机动车尾气污染已占百分之七十。早在两年前北京市区“空气污染指数”达到中度污染的就已经超过二十周,该地区全年空气中度污染的时间已达到40%,重度污染也时而出现。而上海市环境保护局最新的一份调查显示,机动车排放的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和颗粒物在本市中心城区所有污染源中的“贡献”比例达到66%、90%和26%,机动车排放已经成为影响城区环境空气质量和居民健康水平的主要污染源。而此前上海市职业病防治院对上海市近3000名交警的综合体检中发现,90%以上的交警患有鼻咽炎,并且心脏异常和肝功能异常的比例也都大大高于普通人。如今,上海的许多车主已经习惯将车内空气始终保持“内循环”,虽然这种做法同样对健康不利,但很多车主都无奈地表示“比废气与施工的灰尘好一些”。

 

此外,国内驾车者素质也亟待提高。不打转向灯、实线变道、车流较少时闯红灯等驾驶恶习,在国内各大城市中都不罕见。而行人不看信号灯、自行车大摇大摆占居机动车道则几乎是每条街道每日必见的“风景”。全世界8.5亿汽车保有量中,80%左右是轿车,而轿车中绝大多数是私人轿车。而我国目前的轿车保有量只占汽车总量的43%,私人轿车占轿车总量的3/4左右,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主任欧阳明高预测,我国汽车保有量到2020年将超过1.5亿辆。专家也指出,在2030年前我国的汽车保有量将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很难想象当我们的私家车保有量接近国际标准时,如果大家的驾驶习惯依然如此随意,街道会是如何的混乱。

中国车市“膨胀”迅速,而中国的私家车主也在这个世界第一大市场的诞生中承受着“阵痛”。而在这种用车之“痛”时,唯有相关部门的管理能力与驾驶者、行人的自律能力共同提升,才能共建用车的和谐,中国人的幸福汽车生活才能有明天。

关键字:
加入酷车369购车团,享最大团购优惠!
网友评论
我也来评论一下
更多商家活动
更多热点车型
更多试车视频
更多推荐新闻
更多论坛热点
更多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