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撞梁用以加强车辆的结构,进而提高侧面撞击时的防撞抵抗力,以提升侧面的安全。保护车内人员,保护发动机等主要部件。汽车的前后防撞梁,一般咱排在保险杠后面,侧防撞梁一般安排在车门结构的内部。
先从保险杠说起
防撞梁和保险杠的设计是一体考虑的,因此先从保险杠说起。保险杠最早出现,是由1971年美国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制定的《联邦汽车安全标准215号》规定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对汽车外部的保护装置。这个标准于1972年9月1日生效,大多数汽车厂家从1973年才开始正式生产。
1972年10月,美国国会通过了《汽车信息与成本节约法》,要求美国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制定一个保险杠标准,以“最大程度的减少对公众和消费者的费用”,综合考虑采用该装置的成本和收益,对保险费和法律费用的影响,消费者时间成本,以及健康和安全等诸多因素。新的标准最终与215号进行了合并,于1979年开始实行。这一阶段被称为保险杠发展史上的第一阶段。
1980年-1982,标准变得更加严厉:前后保险杠都要进行8km/h障碍测试,同时增加了摇摆测试;并要求在保险杠凹进3/8,以及错位3/4的时候,汽车安全部件不能受到任何损害。即所谓的0损害标准,这是保险杆标准发展的第二阶段。
里根政府上台之后,美国采取了自由市场政策,对工业标准进行了大幅降低。由于汽车行业施加的巨大压力,美国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于1982年对标准进行了修改,将新车保险杠测试标准从8km/h降低为4km/h,转角碰撞测试速度从5km/h降低为2km/h。此外第二阶段要求的零损害标准被推翻,重新回到了第一阶段。同时,增加了新的要求,即乘用车保险杆高度必须在41-51CM之间。这是第三阶段的发展。
防撞梁的出现
撞梁什么时候开始出现在保险杠后,这个很难说清楚。因为在保险杠的标准中,并没有规定必须使用防撞梁,而碰撞测试也只是针对保险杠整体。防撞梁在保险杠测试中的作用更多的可能还要从成本上考虑。保险杠的成本增长速度非常快,1990年美国IIHS测试中,成本上升到了1476美元(包括制造和维修成本)。因此如何既降低保险杠的总体成本,又同时能够符合碰撞测试的要求,这成为汽车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的一个重要问题。防撞梁的出现被部分业内人士认为是源于80年代保险杠标准的不断变化,以及成本快速上升时期,汽车厂商在各种压力下“默契”采用的解决对策。
防撞梁
防撞梁的吸能效果主要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1、结构设计,这是最重要的一点;
2、材料的强度;人们通常以为里面的管子是普通水管之类的,其实不然;一般日韩车中所用的管子抗拉强度高达1400-1600MPA(目前有些国内品牌车是用的较为普通的管子),是普通管子强度的4倍以上,其吸能效果是普通管子的2倍以上;而欧美车中常见的帽形防撞梁的抗拉强度一般也达到1400MPA;
3、材料的厚度;当然是材料越厚,吸能效果越好,吸能效果与材料的厚度成正比。
侧门也有了防撞梁
90年代,随着汽车速度的逐渐提高,侧面碰撞带来的人员伤害也日益严重。据调查,在所有车的碰撞模式中,侧面碰撞占到1/3左右。因此,如何保护驾驶者在侧面撞击时的安全显得尤为重要。
侧门防撞梁
原来越多的厂家将侧门防撞梁装入了汽车侧门,侧门防撞梁也叫车门防撞梁,是指在车门内部结构中加上横梁(从外面并看不到),用以加强车辆侧面的结构。基于侧面撞击的概率,车门防撞作为一种额外吸能保护,可以降低乘员可能遭受的来自外部的力量。事实证明,车门防撞梁在车辆撞击固定物体(比如树木)时的保护效果非常明显。依据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发布的数据,车门防撞梁在2002年拯救了994名事故受害者。
车门防撞梁的布置方式:最常见的是对角线布置方式,车门防撞梁的形状:一般分为管状和帽形两种;日韩车常用管状车门防撞梁(一般情况下两端有支架,用于连接固定防撞梁与车门,而欧美车常用门帽形防撞梁(一般是直接焊接在车门上);管状防撞梁主要是圆管,也是矩形管、梅花形管、椭圆形管等当然,这要综合考虑许多因素,如车门内部空间;而帽形防撞梁主要有单帽形状(U形)和双帽形状(m形);
当汽车工业演化到现在的高度,汽车安全也不仅局限于“撞不坏”了。怎样保护车内的成员,以及交通事故中的行人,是各个汽车生产厂家攻关的主要课题。“吸能”这两个字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汽车安全技术的相关文章中。所谓吸能,就是用汽车的车体结构承担碰撞时的能量,从而达到最大程度的保护车内成员和行人的目的。实际上,欧美车厂也在逐步降低前后防撞梁的强度,目的当然只有一个,吸能。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的安全技术用用到汽车上,保护每一个交通参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