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影响
终端销售压力向上传导产业链中上游已受到影响
作为拥有庞大且完整产业链的汽车行业,下游销量变动势必会影响到产业链上各个环节。如今行业转弱至少已超过两月,销售低迷的压力已在钢材、橡胶等环节有所体现。业内认为,如果行业持续低迷,届时原材料、零部件等环节的需求将随之减弱。
记者统计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中期业绩预告发现,在21家发布该类公告的公司中,有6家公司预计会出现同比负增长,有4家预计与去年同期持平。
钢企下调汽车板价格
本月9日,宝钢股份发布了7月份国内期货销售价格调整通知,其中钢材售价经历了前期数月涨价后,自7月起每吨价格下调100~200元;主要应用于汽车市场的冷轧产品,每吨优惠较6月份增加100元。
记者随后了解到,今年进入第二季度后,公司汽车板产品订单情况就不是很理想,数量明显波动。公司部分驻车企销售代表反馈,本季整车厂大多消化库存,因此新增生产量并不多。
长城证券钢铁行业分析师乔培涛告诉记者,宝钢是国内最大的冷轧汽车板生产企业,市场占有率多年来保持在50%左右。记者查询公开信息后看到,2008年宝钢冷板销量达到260万吨,2009年升至332万吨,占国内冷轧汽车板50.1%的份额。
这样一家公司的举动,传递出的信息值得外界关注。无独有偶,A股上市公司中另一家主业涉及汽车市场的钢铁公司鞍钢股份(000898,收盘价6.71元),也在近期下调了冷轧板7月销售价格。
对于这种情况给相关企业带来的影响,长城证券钢铁行业分析师乔培涛表示,汽车用钢材领域过往还没有可比案例,金融危机时船运业对钢企业绩影响一定程度上可作为参考。以宝钢为例,船运受金融危机冲击,对应需求减弱,2008年第四季度出现了约60亿元的亏损。
乔培涛告诉记者,目前A股上司公司中,拥有冷轧板产品的主要是宝钢股份 (600019,收盘价5.92元)和鞍钢股份两家。而2010年年报显示,两家冷轧产品在主营业务收入中所占比重分别达28%和42%。
原料及配件需求增速将放缓
作为生产汽车必要部件轮胎的主要原材料橡胶,最近在期货市场上的价格走势也值得关注。
记者期货业了解到,每年此时世界主要产胶国进入割胶期,随着需求放出,天胶价格往往会在割胶期前有一波上涨,但是这一惯例却在今年被打破,主要原因是日本地震引发核心零部件短缺,丰田等日本车企工厂减产或停产,并未积极采购备货。
天胶价格走势同我国汽车销量波动的关系虽然并不紧密,但业内指出,下游需求减弱导致期货市场看空的理由一致。需求无法支撑现货市场,期货市场也无从看多。
零部件及配件领域,主打产品为车轮的兴民钢圈(002355,收盘价13.73元)也同样表示,公司目前无法评估整车销量萎缩对公司业绩带来的影响,但总体来看行业内公司业绩波动会比较一致。
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李宇恒对记者还表示,汽车市场末端需求减缩,整车企业生产压力也凸显。为避免生产销售脱节,部分汽车生产厂家已与销售商签订销售协议,所以生产环节对原料、配件的需求量增速也将随之放缓。